【本報訊】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香港選制,剔除選委會117個民選區議員席位,但親北京陣營以區議會應去政治化為由護航之際,人大同時將156席由官方委任且同樣僅關注地區事務的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代表納入選委會。本報直擊分區委員會開會,發現討論的大多是小社區議題,去政治化的分區委員竟可擔任特首選委,有民主派指不少委員是建制區選敗將,北京自相矛盾旨在製造選票內循環。
本報記者早前列席荃灣東、深水埗西、元朗市及屯門東南的分區會,發現列席官方代表主要簡介小社區內的治安、康體及環境衞生事務,討論事宜限於小社區的地區事務。例如3月10日舉行的荃灣東分區會會議,有委員提問國瑞路公園有非亞裔人士違規玩滑板、三棟屋公園設飲水機問題,較廣泛性議題則為食環署滙報綠色殯葬,身兼2016年特首選委的荃灣東分區委員林發耿詢問紀念花園撒灰「滿咗點算?」3月23日舉行的元朗市分區會,討論事項包括大橋街市小販違法擺賣、建議增設咪錶位。同日舉行的屯門東南分區會絕大多數討論事項屬小社區議題,如友愛路違泊、巴士站外判清潔等。
多名分區委員受訪時標榜非政治化、重民生。林發耿指區議會變得政治化,但同時形容分區會職能為區議會的補充,兩者職能沒衝突,同樣關注地區事務。身為前特首選委的前區議員、屯門東南分區委員會主席蘇炤成指,分區會比區議會更貼地,批評區議會「成日講政治唔實際」。
深水埗區議會主席楊彧質疑,親北京陣營以去政治化為由,將民選區議員從選委會剔除,但比區議會專注更細範圍地區事務的分區會委員等竟可擔任特首選委,「我都唔識點幫佢(政府)兜」。工黨東區區議員麥德正形容,官方委任代表有份選特首的情況如同內循環,民主派參與特首選委選舉空間極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