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升西降」若成真太可怕(鄧聿文)

「東升西降」若成真太可怕(鄧聿文)

「東升西降」現已成中國官方敍事的主軸。「東」有兩種理解,一是指中國;二是指東亞。後者包括日韓東盟甚至印度等,但中國是主角。因此,無論哪種理解,「東升西降」說的都是中國將要在以後的世界舞台上,至少和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平起平坐。

中國輿論把「東升西降」看成進行式,但我認為它還是將來式,將來會否成為事實,現在不知,可反映了中南海和習近平的雄心。當楊潔篪在阿拉斯加教訓布林肯時,不只是出於一時的激憤之語,而大概覺得中國已有底氣同美國扳扳手腕了。

理論上講,人類歷史確實不應只有一條路,要允許不同道路共同競爭。但不管如何多樣,有一點是相同的,人人都想過上好日子。這個好日子既包括物質的富裕,也包括精神的自由,只要是正常人,沒有人願意生活在一個受壓迫,思想和行動處處受限的社會,不管這種壓迫是一個外在強權,還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精神偶像,抑或以人民的共同意志。

所以,就過上好日子這點而言,不同的道路是有一個交滙點的。如果一種制度、一個文明、一條發展道路不能讓大多數民眾過上好日子,不能保障個人基本權利,那麼民眾當然有權要求改走其他路。

從目前人類創造的發展模式來看,自由民主之路是最接近能讓多數人過上好日子的。雖也有種種弱點,但就像人們認為的,它是最不壞的制度。而自由民主落腳在現實中,就是西方已走了2、300年的路。

有人說,自由民主體現的普世價值並不真是普世價值,它不過是西方根據自身經驗總結出來而強行向世界推廣的一套西方價值。或許如此,但若說西方的自由民主不是普世價值,中國人眼中的「東方價值」離普世價值就差的更遠。因為如果說西方價值與人性的正當要求還有差距,「東方價值」從根本上就與基本人性即自由背道而馳。

中共也不敢無視自由民主

在這次中西疫情的對比中,許多中國人津津樂道於東方的集體主義,批判西方的自由主義在防疫中讓西方打了敗仗。誠然自由主義在應對新冠這種疫情時有它不足的一面,然而,如果集體主義是中國表現的此種形式,我寧願選擇美式自由,不要中國的集體主義。所謂不自由,毋寧死,不只指的是在一種明顯的外力威脅面前,也表現在藉口疫情近乎完全剝奪個人的自由上。這種防疫成功是不值得效仿的,儘管美式的防疫做法也不值得提倡。

中共其實對自由民主不敢完全無視,表面上也要把自由民主作遮羞布給自己套上。在讓很多中國人聽得熱血沸騰的楊潔篪的訓詞中,他也只是說,美國有美國的民主,中國有中國的民主,美國不能干涉中國的民主,而不敢公開說,美國有美國的民主,中國有中國的專制,美國不能干涉中國的專制。這不僅僅因為民主和自由是一種強勢話語,根本在於這兩個詞代表的是人類的趨勢,是人們應該享受的政治權利。這種權利雖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上不曾有過,但現在部份中國人在西方已享受到了。這就讓人們有個比較鑑別,生出權利的要求來。正是人民的此種要求,讓中共感受到壓力,不敢完全漠視自由民主的字眼,把它拿來包裝專制統治。

我當然不反對中國強盛,但在這場關乎人類未來的中西制度之爭和對抗中,我希望代表自由民主的一方能勝,可現實有時很殘酷,如果集專制統治之大成的中國取勝,哪怕就是階段性取勝,都非常可怕,可能為人們對人類的未來帶來悲觀看法。

鄧聿文

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