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圖章垃圾會(林忌)

橡皮圖章垃圾會(林忌)

中國人大通過閹割香港選舉的兩項修訂,基本法委員會前委員、北大教授饒戈平撰文指,要為「溫和反對派建立溝通的機制與平台,保留合法的政治空間」云云;而特首林鄭月娥則死撐,指選委會五個界別提名「不是要封殺民主派」,認為港區政協與人大,不會用封殺方式去拒絕提名民主派云云。然而,甚麼才算「溫和反對派」?又或者他們口中的「民主派」?對此存在幻想的,最後只有完全破滅。

Lord Acton的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當連立法會的參選權,都要「過五關、斬六將」,先受政府高官、警方國安處的審查,再受五界別特別是人大政協界別的審查,去決定有意競逐者,是否可以參選;更荒謬的是,即使被拒絕,其決定的原因也不會公開,亦不可以被司法覆核,這種完全黑箱作業的制度,還如何容納反對聲音?

觀乎以往香港民主陣營的一些溫和保守派,雖然長年被年輕人指控軟弱無能,甚至「賣港」,可是連這些極度保守的民主陣營人士,所受到親共陣營的炮火攻擊從未間斷,因此以為「溫和反對」就可以參選?這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如今香港所有的民生問題,都幾乎立即可轉化成政治問題——例如科興疫苗,就連質疑科興也變成「激進」,那麼還能有甚麼「溫和」?

何況參選者只要得失上述任何機構人士的任何一方,例如擔任議員期間,得失一些人士的利益,受到相關人士的「狙擊」報復;如今政府的任何合約,往往都涉及大量與中資有關的合約,那麼質疑反對,又是否立即變成政治問題?例如揭露一些國企參與的工程貪污腐敗,就隨時被指控「不愛國」,然後失去參選資格,況且原因不公開,更不得上訴,那麼想繼續從政的,又有誰敢反對呢?

只會增加更多忠誠的廢物

如今立法會議席增至90席,直選議席跌至20席,其百分比22.2%,比起1991年的首次直選30%還要低;何況當年是雙議席雙票制,而今日的雙議席單票制,幾乎可以肯定民主陣營即使入閘,也最多只能取一半議席;而當參選的風險,不但要被指違反國安隨時惹禍上身,到時更會因提名時涉及如此多的利益集團;即使想不理政治,只為民生做事,票數不夠權力不足還要被報復,那還有誰會去投身議會?

因此可以斷言,今日這種選舉制度,將比起上世紀70、80年代的英治時期還要封閉;當年即使沒有民主,政府還會廣納社會各界不同意見,也要杜絕社會的貪污腐敗,而被邀參政的,多是社會各專業界別的精英;如今佔議會主導力量40席的選委會,更是全屬北京欽點的「自己友」,必然變成中共港共各派系利益交換的場所,這種政制,還能有甚麼期望?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雖聲稱,中共不要橡皮圖章或忠誠的廢物,然而從其推行的制度而言,卻肯定只會增加更多的橡皮圖章,以至或許不忠誠,卻假裝忠誠的廢物;從這幾年不斷腐爛的民生問題,即可見即使不談政治,腐敗都會自然滋生,然後會被有關人等包裝成政治問題,甚麼都打成「港獨」及「違反國安」;也難怪連台灣藍營如馬英九、趙少康之流,也要說「一國兩制已死」、「香港立法會已死、已經被人大取代」了。當連台灣藍營也表示無法再信中共的說法,那麼所謂「和平統一台灣」,又是否已經放棄,打算只用武力去解決呢?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