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一再延誤發表的世衞武漢肺炎病毒溯源調查報告昨日正式公佈,當中除了認為武肺病毒最有可能經由中間宿主動物傳染至人類外,亦強調病毒經由實驗室洩漏的可能性極低。不過世衞總幹事譚德塞在簡報會上批評中國未有提供足夠數據,更促請要「更深入探索」武肺病毒源於實驗室洩漏的理論。
報告主要內容一如外媒日前曝光一樣,根據可能性順序列出四項病毒源頭,當中經由原宿主動物透過另一種中間宿主動物再傳染至人類的機率為「有可能」至「非常可能」;病毒經由原宿主動物直接傳染予人類的機率為「可能」;經由冷凍鏈食品傳播病毒具有一定可能性;經由實驗室洩漏的可能性則是極低。
當中,報告指蝙蝠及穿山甲身上的病毒與武肺病毒高度相似,可能是病毒宿主之一。
至於被指最早爆發疫情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報告指由於有早期病例的接觸史與市場無關,故不排除市場並非疫情爆發的原始來源,但強調無法評估市場在疫情中所扮演的角色。報告最後建議當局需對當地的最早病例作進一步回顧研究,並對中國和東南亞牲畜和野生動物等進行更多檢測,同時還呼籲當局需追蹤武漢市內從農場到市場的運輸路徑,並對沿途的農民、商販等人進行檢測,但報告沒提及中國未來是否允許外部專家可繼續調查。
央視昨在報道中特別強調,報告認為調查其他國家的潛在早期傳播「是重要的」,特別是有其他國家部份疑似染疫樣本發現時間較武漢首宗病例要早,質疑有漏檢風險。聯合專家組亦在報告中提出下步研究建議,包括建立全球統一的數據庫,在全球繼續尋找可能的早期病例,由全球科學家在多國多地尋找可能成為病毒宿主的動物物種,進一步了解冷鏈以及冷凍食品在傳播過程中的作用等。
譚德塞在回應專家組報告時指,專家小組此前在中國調查時在取得原始數據上遇到困難,期望未來與中國合作調查時可獲得更合時和全面的數據。他又同意專家小組所指,未來應繼續調查野味市場,但認為專家小組對實驗室洩漏的評估不全面,形容需要更多調查,他已準備邀請更多專家作進一步行動。
中國外交部表示對參與此次溯源合作的中外專家展現出的科學、勤勉、專業精神表示讚賞,又批將溯源問題政治化的行徑只會嚴重阻礙全球溯源合作,導致更多生命損失。
不過,世衞調查報告公佈時間的一再延遲,已讓外界質疑其可信性。世衞亦強調這份調查報告是和北京的合作專案,參與研究的除17名曾經赴華調查的世衞專家外,亦包括17名當時一同在武漢考察的中國專家,由於報告內容發佈前需要先經所有專家同意,才導致報告遲遲未能發佈。這批中國專家不少本身均身任公職,因此外界一直質疑中方可從中干涉報告。
美國與13個盟國,包括澳洲、英國、加拿大、日本和南韓等昨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關注專家組調查報告,指報告明顯延誤欠缺完整,對於獨立專家而言,最重要是他們必須能夠完全調查原始數據、研究,以及疫情爆發初期涉及人士。然而,聲明沒明確批評中國。
世衞/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