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權國家多審查 伊朗DQ近7,000人

極權國家多審查 伊朗DQ近7,000人

【本報訊】中共為香港選舉架設重重關卡,務求令入閘的參選者符合國家心意。如斯手法亦見於多個極權或專制國家,令反對派在政治制度被徹底邊緣化,當權者牢牢握緊權力。

最惡名昭著的候選人審查制度要數伊朗的「憲法監護委員會」(Guardian Council),其無上權力與香港的「資格審查委員會」十分相似。伊朗兩級議會(伊斯蘭議會和專家會議)的議員以及總統雖然由人民選出,但三個選舉的參選者必須受到12人組成的憲法監護委員會篩選。委員會半數職位由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挑選的神職人員擔任,變相進行宗教審查。前最高領袖高美尼之孫參選2016年專家會議選舉時,就被該委員會以「伊斯蘭知識不足」為由,拒絕其參選申請。

自從改革派2000年一度在伊斯蘭議會選舉獲得壓倒性勝利後,代表保守派的憲法監護委員會每屆選舉都以各式理由DQ數以千計改革派參選者。去年的伊斯蘭議會選舉,多達6,850名參加者被取消資格。

學者:排斥異見包裝手段

一眾一黨專政的共產國家,包括中國的人大代表部份議席,以及越南和老撾的國會議員,表面上由人民普選產生。但根據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報告,全部參選者的參選資格均須經過執政黨篩選。敍利亞、烏茲別克、巴林、白羅斯和尼加拉瓜等專制國家,亦會透過政權控制的選舉委員會,或設立各種規例,限制反對派參選機會。

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表示,聯合國《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5條的一般性意見明確指出,「不得以政治見解為由剝奪任何人參加競選的權利」,但無論是伊朗的憲法監護委員會,抑或香港的資格審查委員會,都是「絕對的審查」,只是篩選和排斥異見的包裝手段,明顯是「『不民主國家』操控選舉的慣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