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提取17億MPF 創季度新高

移民提取17億MPF 創季度新高

【本報訊】港區國安法去年7月正式實施,加速港人逃亡潮。根據積金局最新數據,去年第三季(7月至9月)以「永久離開香港」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MPF)共8,100宗,按季大增2,100宗。整體牽涉金額計,為17.04億元,亦按季大增72.6%,為有季度紀錄以來新高。

離港者多年輕人

以人均計算,每名離港者大約提取21萬元,較現時每港人平均持MPF資產25萬元為少,或意味供款者年齡較輕。截至去年底,本港強積金資產有11,391億元,以成員數目445.9萬計算,平均擁有25.54萬元強積金資產。

特首林鄭月娥曾評價國安法實施後起「震懾效果」,令香港恢復穩定,沒有看到大型暴力事件,惟結果卻是一群港人遭「震走」。在商業利益上,國安法衍生移民生意商機,港人亦蜂擁買海外樓,包括英國、葡萄牙、愛爾蘭等國家。

國際移民及置業博覽總監謝沛豪指出,近年移民需求大增,加上不少國家陸續放寬移民政策和門檻,移民業發展興旺。他又留意到,移民不再局限於高收入、高學歷的專業人士,目前有一批資本較少、語言適應能力較差的剛畢業年輕人和退休人士,亦會考慮移民到生活指數較低的東南亞國家。

早前港府曾就以英國BNO提取MPF一事,鬧出極大風波。本年2月初,有多間強積金受託人表示可接受BNO簽證及其他證明文件,按既定程序處理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及後積金局突然轉軚否定BNO地位,並指港府今年1月29日已發表聲明,表示不承認BNO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因此計劃成員不能依賴BNO護照或其相關的簽證作為申請提早提取強積金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