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升中自行分配學位結果今日公佈,獲甄選的正取生將不能參加統一派位,若學生同獲直資及官津學位,須於4月12日或之前決定選取的中學。有小學校長指,若直資中學有文憑試以外的公開試選擇,對有意日後負笈海外的學生吸引力較大;另有校長分析,即使移民潮影響實際升中人數,惟第一組別學校學額未有增加,競爭將繼續激烈。
記者:羅惠儀
中西區11校網的香港潮商學校去年約半數學生在自行階段獲取錄。該校校長、中西區校長聯會主席詹漢銘指出,若同時獲直資與官津取錄屬「開心的煩惱」,建議家長取捨時考慮子女的個性及能力,更重要是升學出路,「直資的(升學)元素廣泛些,有國際預科文憑(IBDP)、亦有DSE,甚至有其他課程。如果家長一心一意安排子女出國,又會傾向IB。」
北角衞理小學校長黃侶詩稱,去年該校首度提前公佈自行階段正取生結果,不同成績組別學生獲取錄的比率甚高,其中第一成績組別學生獲張祝珊、嘉諾撒、庇理羅士、聖馬可等傳統名校取錄;至於同獲直資及官津學位的學生,不少獲傳統名校取錄後放棄直資,「過去一直是直資學校優先取錄學生,待統一派位後才知結果,家長要冒的風險、取捨高,現已收窄成二分一。」
詹漢銘指,在自行階段落選的學生毋須氣餒,畢竟統一派位佔七成學額,「這個階段(自行)不成功,不代表學生不能幹,因為此階段,學校怎樣也選一些在統一派位未必可以收到的學生。」校方會集中資源協助參與「大抽獎」的學生,去年該校的派位表現亦較過去理想。
移民退學潮或影響各區實際升中人數。詹續指中西區升中適齡學童較學額多100個,統一派位大有機會跟南區「借位」,因此家長「大抽獎」選校時不宜過於進取,「就算任何情況下,Band1學校必然多人揀。」
北角衞理小學屬東區14校網,校長黃侶詩表示,去年底估算該區中學學額供過於求,或多出約200個學額;英文中學學額約319個,較上一年度增加約20個;但她強調選校時不宜單憑此因素而變得進取,「也要視乎你想入的學校組別,那個組別學校的學額又是否增加?因為學額是包含Band1、2、3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