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歐盟、英、美、加相繼就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中國。同日,中國對歐盟反制裁;26日,又反制英國;27日,再反制美加。24日,共青團喺微博對瑞典時裝品牌H&M一年前一份拒用新疆棉花嘅聲明翻舊賬,連帶其他加入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嘅品牌都被清算。
被官媒點名嘅,包括英國嘅Burberry、德國嘅adidas、美國嘅Nike同New Balance等。中國網民發起抵制,但至今得H&M、New Balance等幾個品牌撤下關注新疆強迫勞動嘅聲明,adidas、Nike等仲未表態。中國以14億人市場晒冷,相對北約9.5億人,商家可以挺腰唔彎腰?人民幣同人權,點取捨?
近年國際間強烈質疑新疆違反人權勞動,BCI上年10月倡議拒用新疆棉花,此前,美國國會9月通過《防止強迫維吾爾勞動法》,首宗案例就係指控Nike代工廠青島泰光!該廠有大量維族工人,設有瞭望塔、鐵絲網、人臉辨識鏡頭,形如監獄。
Nike上年因而發表關注新疆強迫勞動嘅聲明,又話青島廠已冇新疆員工。鑑於「前科」,Nike今趟處境尷尬,點解仲唔道歉,局勢使然。不過,據花旗報告,除非中國對原產國實施新法規,否則中國消費者對品牌,尤其運動品牌嘅負面情緒,通常唔會好耐,對銷售嘅影響亦短暫。
花旗引前年10月NBA火箭隊總管Daryl Morey同NBA總裁Adam Silver撐港言論,導致中國消費者遷怒贊助商Nike為例,指Nike大中華區銷售額該季仍按年增23%。事實上,Nike上周五中國官網新鞋開賣,一秒搶空。花旗對喺中國經銷Nike嘅滔搏(6110),維持買入評級。該股昨日反彈0.4%,宜睇定啲先。
割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