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表忠 小心兩面不是人(楊文俊)

藝人表忠 小心兩面不是人(楊文俊)

中國共青團翻舊賬,譴責H&M在中國賺大錢卻抵制新疆棉,各大官媒、電商平台以至網民跟進抵制H&M,並波及Nike、adidas、Burberry品牌。不少中港台藝人為了顯示自己與中國站在同一陣線,更與這些品牌中斷代言合約。其中,從來沒有進行政治表態的香港歌手陳奕迅,竟一改其不談政治的作風,與合作近十年的adidas中止代言合約。

中國政治以法家思想為基礎,當中,《孫子兵法》的博弈思想於統治上至關重要,故在法家管治中獲充份應用。其中,如何以「形」造「勢」,可說是當中關鍵所在。簡單而言,「形」即是客觀上的條件以至事物的本質和現況,而「勢」則是如何將「形」化成力量,以達成戰略目標。

電影《讓子彈飛》中,姜文飾演的張牧之為了鼓動早已對黃四郎不滿的鵝城百姓反抗,先向黃四郎碉堡的大鐵門射上數百發子彈,營造曾經與黃四郎激戰的假象,並在百姓面前將黃四郎替身斬殺。百姓誤以為黃四郎已死,前往黃四郎的碉堡門口又見鐵門上已佈滿彈孔,遂勇敢地群起衝入黃四郎的碉堡,黃四郎勢力瓦解收場。

斬殺黃四郎的替身以至在碉堡的大鐵門射上數百發子彈,均不會直接對黃四郎造成任何傷害。但百姓對黃四郎的不滿早已成形,斬殺黃四郎替身,可令百姓敢於將他們的不滿化成攻入黃四郎碉堡、拉倒黃四郎的力量,是為勢。顯然易見地,黃四郎替身對張牧之來說,根本只屬於造勢工具。張牧之所重視的,是要將黃四郎的勢力連根拔起,黃四郎的替身死活並不在其考慮之內。

對中共只是造勢工具

今天港台藝人表態的客觀效果,就是為中共造了勢。對於中共來說,戰略目標是要反制歐美各國對中國的圍堵,要將民間有限的民族主義情緒,化成可以突破歐美各國對中國圍堵的無限力量,就要靠共青團以至官媒的宣傳和鼓動進行造勢。港台藝人並非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卻依然表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戰略,有助營造華人大團結反對歐美各國制裁的表象,對造勢的效果有錦上添花之效。

港台藝人們成為了造勢的工具,會否被中共重視呢?當然不會。正如對於張牧之來說,黃四郎替身的死活並不在其考慮之中。中共壓根兒就沒有正式要求港台藝人表態與該些品牌割席,這些藝人在個別網民叫囂數聲就立即表態,相對於更多藝人毋須表態也能繼續開拓中國的市場,簡直屬自降身價,很大程度上會被中國人民以至中共政府所看不起。至於西方各國的政府和人民,更會因這些港台藝人選擇站在中共政府的立場,而對他們心生不滿。

於過往中國與西方各國關係良好的大環境下,港台藝人動輒表態以確保自己符合中共政府的立場,確保在中國大陸的發展不受影響,並不會太引起西方各國的不滿。踏入新冷戰時代,中國與西方各國的矛盾變得非常尖銳,港台藝人若再動輒表態支持中共的立場,搞不好隨時變成兩面不是人,在中國開拓不了市場,又遭中國以外市場抵制。

楊文俊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