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殺女童案】
【本報訊】5歲女童疑遭生父及繼母虐待致死案續審,辯方傳召在案發後三年為案中繼母評估的精神科醫生作供,他指繼母案發期間患有嚴重抑鬱症,例如每天都因家務及管教子女問題向丈夫訴苦,又自言想全家尋死、「一家六口齊齊燒炭快靚正」等,顯示她案發時情緒受困。雖然繼母從未提及實質自殺計劃,但醫生認為繼母曾於微信要求丈夫照顧女兒及母親,證明她非常絕望。
辯方傳召精神科醫生蔡永傑作供,他在案發三年後會見繼母並撰寫報告,共花約18小時檢視繼母與丈夫的微信對話。他知道另一名精神科醫生廖清蓉曾兩度為繼母作精神診斷,但指廖的評估較着重面談內容,他認為微信對話能準確反映繼母在案發時的精神狀態。
蔡診斷繼母曾三度抑鬱症發作,首次是她12歲被人強姦後;數年後繼母得悉前夫有婚外情後,再度抑鬱症發作,並持續一年至年半。
繼母於案發期間,再因家務繁重、照顧子女倍感壓力等,第三次抑鬱病發,且病情嚴重,例如容易煩躁、哭喊,感到強烈絕望及無助,會喊叫及打牆等,她更表示「想死同埋全家一齊死」。
對於控方傳召的廖醫生曾指繼母積極維繫社交生活,蔡表示不認同,指繼母微信對話圍繞照顧小朋友、做家務及感到不開心,每天都向丈夫訴苦,雖然偶爾會說笑令自己開心,但對話內容主要申訴生活上的困難以及情緒問題。蔡總結謂:「我睇唔到佢社交活動同普通人一樣。」
繼母曾在微信表示「我有啲想摙死自己的感覺」、「一家六口齊齊燒炭算數啦,快靚正」,蔡認為繼母覺得無助,自覺處於困局中。
至於廖指繼母未曾有實質自殺計劃,蔡認為繼母曾於微信要求丈夫「如果我真係有咩事,幫我睇住阿媽同阿B,要照顧好佢哋」,如此託孤行為顯示她非常絕望。雖然繼母從未就抑鬱症求醫,但蔡指有文獻顯示,有患者會自動康復。
另外,蔡指嚴重抑鬱症患者會有認知問題,例如是非不分、自制力減退,「好惡咁對人」;繼母難以控制自己脾氣,容易錯判子女,認為子女跟她「鬥氣」,加上兩童後期抗拒及不服從,繼母才會如此對待兩童。
案發於2017年8月至翌年1月,死亡女童Z及在生胞兄X的親父及繼母,均否認謀殺Z。第三被告為繼母母親,她否認虐待Z及X。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HCCC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