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鶴健士及奧斯卡影后奧莉花高雯主演的《爸爸可否不要老》(The Father)是近期猛片,值得推薦。電影以老人癡呆為題材,劇情絕不婆婆媽媽,冇拖泥帶水,亦唔會搞喊觀眾,高手之作。
《爸爸可否不要老》獲得金球獎四項提名、英國金像獎BAFTA六項提名以及奧斯卡六項提名,絕非浪得虛名。電影由Florian Zeller自編自導,劇本改編自2012年公演的同名舞台劇The Father(Le Père)。此舞台劇,香港話劇團曾於2017年演出,馮蔚衡執導,毛俊輝飾演父親一角。當年16場全部爆滿,好評如潮。去年香港話劇團原計劃重演,但因疫情而取消。
這是Florian Zeller首部電影作品,片長97分鐘。過去以耆英為題材的影片,甚多暮氣沉沉,《爸爸可否不要老》卻極之精采,絕無冷場,這除了歸功於扎實的劇本之外,安東尼鶴健士及奥莉花高雯演出旗鼓相當,確係頂呱呱。安東尼鶴健士本身已是八十多高齡,演此角色入形入格,尤其是懷疑女婿偷了自己手錶一場,簡直拍案叫絕。影片以父親主觀敍事。他患上認知障礙症,整天疑神疑鬼,思想混亂,所以片中出現的人物,似夢迷離,不知到底是否真實。結局時,父親置身於老人院,之前種種,雖如南柯一夢,但女兒孺慕之情,溢於言表,真摯而非虛幻。
電影寫情細膩,不煽情不造作,感人肺腑。中年及長者觀眾,看此片感同身受。不才最大感觸,是香港安老服務水平低劣,住宿老人院之長者,自疫情後產生之慘況,實不吐不快。香港社福服務極差,此乃不爭之事實,其中又以安老最多問題。政府老人院及大牌NGO所辦之老人院(包括自費入住的院舍),自疫症出現後,不准親人探訪,極不合理。2020年,防疫為由,可以理解,但至今已一年多,所有老人院仍未有任何探訪安排,住宿的老人正式係衰過坐監。
坐監,朋友及家人可去探訪。見面,隔住塊玻璃談話,冇直接接觸,大家都安全。但全港所有老人院,疫症至今已一年多,卻仍不花錢整間好似探監房咁嘅物體去解決問題。其實仿效探監房的做法,探訪者及老人家起碼可以見面。零接觸,彼此又不會受感染。
香港政府社福及NGO高層,乜都唔做,唔構思解決方案,正牌高薪廢老。
撰文:區紹熙
本欄逢周二刊出
【光影漫步】
超級戲迷,嬉笑怒罵品評新片。漫步影壇細說從頭。著有《港產片真巴閉》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