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華嫂冰室」未從駐足近十年屏山坑頭村舊址,搬到蝦尾新村新址之前;跟我老家一分鐘之遙,朝早一杯鴛鴦奶茶一碗純番茄湯例常,間或碰到香港巿民大眾阿哥發仔周潤發,行山之後共山友也來奶茶咖啡菠蘿包早餐。坐在發哥行山組組員之間,總有平和微笑智叔廖啟智。
跟廖啟智先生不算認識,對他過去的作品也不熟悉;若與不久前離逝的「一代奸妃」琴姐李香琴比較,論影視圈歷史排名,琴姐大概是陪伴更多港人成長的Icon。
然而在剛過的星期日晚上,「智叔」離世的消息傳出,香港不在話下,一度透過香港影視奶水成長的大灣區與華人社區各式社交平台上,家人朋友同學群組上,如雪片飛來的悼念訊息近乎瘋傳。
雖獲兩度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不曾大紅大紫,數十年來沉默苦幹做好善演群眾、巿民、街坊一份子的角色;想起他的不起眼,卻不易讓人疏忽的臉容,總會聯想「好人」二字,這是他的代名詞。
這股懷念廖啟智的熱潮,可是過去我們對他疏忽的內疚反響?
總的來說,數天之間「智叔潮」反證「香港人」三字的同義:冷漠、善忘、公主病、狗眼看人低、憎人富貴厭人貧⋯⋯悼念智叔讓我們感受香港原來仍然存在着重疊Passionate氣場。
《淺田家》,日本近期火紅電影之最,萬人迷妻夫木聰與蒼井優齊齊企側,讓路予二宮和也飾演自小無所事事Late Bloomer,過三十歲後才成名,於日本東北311地震海嘯事故後,為當地居民搶救差一線便被湮沒於災後廢墟以萬計家族照片;攝影師弟弟淺田政志。
電影前三分一,自疏散細碎中梳理故事脈絡,如非妻夫木聰跟蒼井優的名字牽引,幾刻終止看下去的意欲,直至政志無心向學,卻電光石火拍了一張家族照片,雖石破未至天驚獲得攝影學院畢業作品金獎開始,幽默中帶感人肺腑至戲終。
老淺田先生中風引致半身不遂,卻不忘提醒次子政志一定要更新,拍一張已開枝散葉的淺田家族照⋯⋯電影開場時,父親躺在家裏正中位置的榻榻米上,人人黑白二色喪服;以為那是老淺田先生的喪禮⋯⋯戲終前,開估;為配合半身不遂,肢體動作難以配合,政志安排家族照場景於父親喪禮Rehearsal!
想起智叔一家年前送別早逝的幼子。自報道看到,人人眼帶淚光積極保持微笑,讓肉身遠去的年幼至親在沒有哭哭啼啼,沒有驚恐的氛圍下在家人朋友的溫馨中告別此生,走上命運下一程。
猶如黑色喜劇總會讓我淚流披面;聯想起淺田家與廖家,撩起在現實中難以進行的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