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要問問馮睎乾,是什麼飛星入宮,那麼多好演員或公眾人物去世。
當然,正如醫生專家以及周星馳所言,人總會死,地球每秒鐘死多少人,香港每分鐘又幾多人在醫院打包。社會非知名人士的命也是命,走了也沒上新聞,這事實沒人每分鐘放心上,慣了。
廖啟智忽然去了,演過太多生猛角色,最後在《十年》導演編劇鏡頭下,從他口中留給我們一句:「千祈唔好慣!」
據聞《十年》開拍時,知名演員都紛紛婉拒,廖啟智坦蕩蕩淡淡然就接下這角色,大概也是基於「千祈唔好慣」,演員專業就是演活不同角色, 形勢不容許你演一個會得罪大陸的電影,日後會受到懲罰,哪怕你演的是國安法代言人。人人都這樣想,忘了事情本身不合理,所以,「千祈唔好慣」,人唔做,我做。
現在荒誕局面,不到六年已超越《十年》。天天有人犯這犯那,開始搞不清誰跟誰,現在是上法庭受審高峰期,日日有荒誕金句,金到你大開眼界,在法官面前,檢控方負責舉證,竟然蹦出一句:「你自己犯的事,心知肚明。」警察認人,居然說:「認得,就是他,他頭髮是剷青的。」
大開眼界之後,竟然、居然就會慢慢變成戚戚然、幽幽然,再看多了,淪為當然,見慣成自然,最後用理所當然來逃避恐怖的事實。昨天四十七泛民受審拘押,今日十二囚徒回港繼續羈押,卻驚傳未審先囚禁在精神病院,跟送中慣常待遇無異。有時候不是慣不慣,是煩不煩啊。
既要生活如常,又要密切關注這些壞了心情的惡人惡事,覺得煩了、疲憊了,不奇怪。我們每個人都對奇怪現象都見怪不覺怪,更怪的怪物,手就會伸更長了。
形勢比人強,一時間抵擋不了巨人的進擊,「千祈唔好慣」就是修煉「鬼滅之刃」的武器。不慣性馴服,不鬆鬆手就接受「存在就是合理」。這是守住我們內心最後的一把尺了。
「千祈唔好慣」,不習慣又怎樣?拍桌子會提醒屎尿吞多少次也吞不下,但牢騷太盛會傷身,這時候,早走一步的吳孟達教我們:「你吹得我脹咩」?
就是不習慣你們設定的框框,讓我們習慣,「你吹得我脹咩」?好幾次,當我又開始來料,自知影響到情緒健康時,便立刻兩叔姪上身,對荒謬回一句:「你吹得我脹咩?」無釐頭就是將荒謬邏輯反轉再反轉,「點都唔會慣」加上「你吹得我脹咩?」天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