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灘後日重開 戲院入座率放寬至75%

泳灘後日重開 戲院入座率放寬至75%

【本報訊】康文署轄下所有公眾游泳池自去年12月起暫停開放。臨近復活節長假期,政府宣佈4月1日起重開泳池、泳灘,並放寬戲院入座率,宗教聚會則最快3月31日起恢復。有專家擔心或引發新一波疫情,呼籲市民避免經常聚會。

食衞局長陳肇始昨表示,大部份社交距離措施本月31日屆滿後將延長14日,但評估後決定放寬部份措施,4月1日起重開公眾泳池及泳灘,上限為泳池容納人數的三成。

復活節前宗教限聚鬆綁

至於宗教聚會的豁免,如獲行政會議通過,則最快3月31起實施,除部份宗教儀式如領聖體外,活動進行期間不准飲食,亦不可多於場地可容納人數的三成。

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預告,康文署將本周末或之前陸續開放部份康樂設施,轄下的表演場地亦會跟隨戲院、劇場及主題樂園等的做法,放寬入座率上限至整體入場人數上限的75%。

記者追問復活節長假期前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會否擔心疫情反彈。陳肇始堅稱沒有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僅微調部份活動限制,強調已平衡疫情控制及市民身心需要。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泳池共用設施有一定感染風險,相較之下宗教聚會較為高危,因朗讀經文等活動較易傳播病毒,而且宗教聚會大多室內舉行,涉及跨家庭接觸,呼籲市民避免經常聚會,避免重蹈「歌舞群組」爆發覆轍。

金鐘聖母聖衣堂主任司鐸羅國輝則向傳媒表示,宗教信仰與食飯、呼吸同等重要,強調教友領聖體時只需短暫揭開口罩,而且儀式前後均會潔手;香港戲院商會則歡迎提高戲院入座率,指復活節屬戲院傳統黃金檔期,對戲院繼續生存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