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集團旗下租船「長賜號」在蘇彝士運河擱淺約151小時,至香港時間昨晚9時許終於脫困。根據埃及媒體Extra News直播畫面,在拖船協助下,長賜號緩緩前進,順利朝運河中的大苦湖水域移動,不再堵住河道兩岸,讓蘇彝士運河恢復正常通行。
經過多番挖泥工作後,昨天早上,長賜號終於重新浮上水面,船身已經80%移正,回到正常軌道,被視為是重新開通蘇彝士運河的第一步。不過拯救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昨晚8時左右,有目擊者和消息人士指,在強風吹襲下,長賜號再次移動,回到橫向阻擋運河的狀態,幸好未再次擱淺,有驚無險。半小時後,當局再次嘗試搶救,終於長賜號重獲自由。埃及蘇彝士運河管理局在昨晚9時4分宣佈,長賜號已完全脫困浮起,由拖船把原先卡在河道的長賜號拖出來。長賜號已打直與河岸平行並朝北航行,同時鳴笛慶祝,將移至蘇彝士運河大苦湖水域,進行船舶適航性檢驗,而後續航程及貨物運送安排,將視乎驗船機構的檢驗結果,再進行調整與安排。
埃及蘇彝士運河管理局主席拉比昨日接受埃及電視台訪問,指長賜號脫淺之後,運河可立即恢復24小時運作,屆時將需要約3天半,便可消化目前堵塞的「船龍」。埃及總統塞西相當振奮,長賜號浮上水面時,已直接宣佈成功解除巨輪擱淺危機,又指拯救行動複雜,但「埃及人成功疏通這條航道動脈」。上周二(23日),20萬噸級貨櫃輪長賜號意外觸底擱淺,橫卡在蘇彝士運河,路透社報道,長賜號堵住運河雙向運輸,至今逾400艘貨船被堵,對全球貿易損失或達4,694億港元。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