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情講趣●parking貴>違泊>落貨 無間塞車地獄 觀塘難逃

港情講趣●parking貴>違泊>落貨 
無間塞車地獄 觀塘難逃

「如非必要,我哋唔會去觀塘。」貨van司機華哥說,因為觀塘塞車問題實在太嚴重,不只是一街塞,而是整個觀塘齊齊塞。所謂「一念觀塘,一念地獄」,有網友更在facebook上開了一個群組「每日X觀塘老母」,究竟觀塘塞車問題有多嚴重?背後的原因又是甚麼?

華哥做了貨van司機九年,如果看見手機送貨軟件上彈出一張前往觀塘送貨或取貨的單,他都會猶豫要不要接單,甚至選擇直接滑走。「去觀塘送一次,等於我哋去其他地方送三次,所以非必要都唔想去觀塘。」三倍的時間,都花在塞車上。

有一次他要入觀塘取貨,遇上塞車,車尾塞到去九龍灣啟業邨,他見車輛久久無法前進,索性掉頭去吃飯,打算翌天再去取貨,但第二日又碰上塞車。「嚟觀塘之前一定要先去洗手間,中間有需要點算?惟有搵油站,如果冇油站嘅話……咁就真係要自己諗辦法。」

日防夜防,觀塘難防。華哥說觀塘的塞車是無辦法預測的,繁忙時間塞、中午塞、下午三四時都會塞,「你永遠唔知佢乜時間會塞車。」但多年經驗已使他摸索到一些較恒常的塞車時間。例如每天早上八至十一時,由於工廠大廈不夠泊車位,海濱道兩旁幫淘寶做速遞公司的貨車會雙線泊車拆貨,導致只剩下單線行車,車龍便會塞到入駿業街;又例如偉業街有麵包店每天早上十時左右會有貨車來送貨,由於工場沒有車位,只得泊在街上佔去一條街車線,剛好撞上繁忙時間,便會造成擠塞。

抄牌趕車只治標 規劃停留六十年前

「舊年(二〇二〇年)試過因為一架私家車違泊,導致一架貨車轉唔到彎,又搵唔到車主,拖車又入唔到嚟,結果塞咗六個鐘。」華哥說。因此他說他最討厭送貨到觀塘,聽到觀塘的街名成業街、偉業街、駿業街、開源道也覺得害怕。

萬一真的要送貨來觀塘,他會要求收貴一點,車費可能要包括停車場費用,甚至要包一張「牛肉乾」。「基本上我哋送十次貨去觀塘,預咗有一半機會俾人抄牌。抄一張幾百蚊,但一張單先兩三百蚊,白做之餘仲要倒蝕,所以一係唔接,接就會收貴啲。」去觀塘送貨就好像一場與警察的追逐戰,「跑住嚟睇,要跑得快過抄牌嗰個先得。」

把貨車泊在路邊,便會造成塞車。華哥承認,每一個送貨去觀塘的司機,都做過塞車元凶,包括他自己。那為何仍要違泊呢?「觀塘工廠區泊車位不足,而且收費貴。」不少舊式工廈只得很少泊車位,尤其是讓貨車短暫上落貨的車位只得一兩個,下午送貨繁忙時間,不能泊入車場的貨車只能在街邊上落貨。另外華哥指舊式工廈的停車場,高度多數是兩米八、三米一、三米四,最高是四米,導致大型貨車無法進入,要泊在街邊。

不少停車場收費高昂,半小時收三十元,有的甚至五十元,超過半小時又有車場會收雙倍價錢。「我哋係搵食車嚟,做一單二百零蚊,你收我五十蚊,已經係四分之一,所以我哋都會博,泊喺路邊,快啲落貨走。」

事實上,只要停車場收費相宜,不少貨車司機還是會願意駛入停車場的。這天約下午兩時,華哥嘗試帶我們駛進位於成業街的日昇中心停車場,但駛至成業街及敬業街的路口已經看到有車排隊進入停車場,華哥排第四個,等了約十分鐘,前面的貨車司機突然下車,走來跟華說:「冇位呀入面。」然後開始落貨。

無泊車位,違泊,塞車,就形成觀塘塞車的無間地獄,網友也調侃,「出到觀塘,入得靈堂。」像華哥這樣的貨車司機也陷入一個兩難局面,自己違泊會被抄牌,但警察抄牌,又可以紓緩觀塘塞車問題。「我都會支持警察抄牌,因為條路暢通咗,咁我可以做多幾轉,都賺返返嚟。」

近月觀塘塞車問題得到社會關注,警方開始於平日下午三至七時到觀塘工廠區抄牌,豬籠車轉過觀塘道迴旋處駛入開源道,聽到警察開咪警告:「唔想拖車,快啲開車!」原本左右行車線各被違泊車輛佔去一條線,這時候全部駛走,開源道突然變得開揚。除了開源道,警方在工廠區每一個路口都停泊一輛警車,如此下來,工廠區塞車問題似乎解決了。

但單單靠警察抄牌,是否就能解決塞車的癥結?香港交通智庫幹事陳迪遙認為抄牌是治標不治本,問題是觀塘的交通規劃停留在六十年前。一九五四年政府決定把觀塘建成首個衞星城市,填海開拓六百四十一畝土地,規劃以觀塘道為界,觀塘道以南為工業區,觀塘道以北的裕民坊為住宅區,形成半小時生活圈。一九六〇年代,觀塘已建設成可容納五十萬人的社區。然而到了二〇一六年,觀塘的人口已達到六十三萬,比當初規劃時增加了十三萬,但市中心及工業區的道路,仍維持六十年代的規劃,導致今時今日的塞車問題。

以開源道為例,陳迪遙指,以前未有東區海底隧道,車輛要經開源道駛至觀塘碼頭乘船去港島東。後來東區海底隧道建成,觀塘工業區變成商貿區,車輛數目不斷增加,根據運輸署《交通統計年報》,牛頭角道往觀塘道的平均日交通量,由二〇〇九年的七萬〇四十輛,增加至二〇一九年的七萬四千八百四十輛,增幅約百分之七。

擠滿往各區巴士 萬能迴旋處難承載

觀塘是九龍東的交通樞紐,往東隧的車輛要經觀塘,往將軍澳的車輛亦要經觀塘,單單是一條觀塘道便擠滿前往香港各處的巴士線。但觀塘的交通過度依賴兩個迴旋處,一個位於觀塘道及開源道交界,另一個位於開源道及偉業街交界。然而迴旋處的設計本來就不適合交通流量太大的地方,現時觀塘的交通流量,已經超過這兩個迴旋處的承載能力。「從觀塘道進入工廠區,往往都要經觀塘道迴旋處,才能進入開源道到達觀塘其他地方,所以觀塘道迴旋處變成了一個萬能的迴旋處。」陳迪遙說。

市建局在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中提出一些道路改善工程,以解決觀塘的塞車問題,包括將物華街由三線單行擴闊至四線雙行行車,在康寧道介乎物華街及牛頭角道的行車路,由五線單向改為五線雙向行車,在協和街增加一條左轉專線,毋須經迴旋處直接轉出觀塘道。但這樣是否真的能夠改善觀塘塞車問題?陳迪遙認為情況並不樂觀,因為物華街的道路改善工程已經完成並啟用,但卻在康寧道見到有小塞車情況出現。「我擔心新觀塘市中心(凱滙)開咗之後,反而個塞車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牛頭角道往觀塘道的平均日交通量,2009年至2019年增幅約7%。

觀塘違泊情況嚴重,經常出現兩線停滿車。

採訪當日,有違泊車輛被警察抄牌。

陳迪遙認為,抄牌治標不治本。

華哥當了貨van司機九年,最怕送貨去觀塘。

觀塘工廠區的車輛,十分依賴位於開源道及偉業街交界的迴旋處。

記者:黃桂桂

攝影:魏子朗、潘志恆、蕭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