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疫潮下青少年的失業率升至15.6%,埋下社會的計時炸彈。港府近年大力鼓吹融入大灣區,政務司長張建宗(圖)在網誌強調,港府會不遺餘力推動大灣區發展,積極鼓勵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年人參與,再度將他們「送中」。
張建宗在網誌表示,勞工市場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繼續受壓,但期內較後時間隨着疫情改善已趨向穩定。經季節性調整後失業率上升至7.2%,創2004年以來最高,15至24歲的失業率更高達15.6%,失業人數高達35,500人,應屆畢業生就約佔10,400人。張建宗指,由於缺乏工作經驗和資歷尚淺,剛畢業的「新鮮人」在逆轉的經濟環境中尋找工作比較困難。他認為在本港就業之外,香港青年人可以把目光放得更遠,從大灣區發展中尋找新機遇。他更鼓勵青年人登高望遠,融入大灣區,在更大的舞台上發揮所長,好好把握這歷史機遇。
他續指,港府較早前已在防疫抗疫基金預留66億元,在兩年內於公營及私營機構創造約30,000個有時限職位。在已創造的職位中,約10,000個是特別為應屆畢業生和青年人而設。截至上月底,已開設約31,000個職位,當中超過18,000個已入職,餘下約13,000個職位的招聘工作,亦已展開或將於短期內展開。
張建宗又表示,只要香港疫情受控,經濟活動有望進一步恢復動力。隨着疫苗接種計劃的開展,在市民的支持和配合下,疫情的威脅冀可逐步減退,有助紓緩勞工市場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