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味道 - 蔣芸

有些味道 - 蔣芸

週六的名采上周兩篇不約而同的男士寫入廚房的文章,讀來忍俊不住,心情也舒緩了些。一位是學院派從書房走進廚房變成家中大廚,他之所以在移民美國後的這近十幾年來忽然成為一家之廚的原因竟是衰多口;一日心血來潮突然批評起老婆所煮的菜雖好但變化不夠,有涵養的太座二話不說立即解下圍裙讓賢別無商量,從此至今他成了家中主廚,猶沾沾自喜於家人對他的手藝讚不絕口,似乎很滿意這次篡位成功呢。

另一位則是城中著名大班樓主,他針對近年來對生計時局困惑而得了鬱悶症的朋友而下的獨到秘方;是為葉氏烹調心理治療,此法是從未開餐廳之前,只知下廚房時心情比較舒暢而悟出;從煮簡單的早餐開始到自己獨創的一些菜式,加什麼配料、塗抹什麼醬料都一試再試非要得出最佳結果。 一片苦心孤詣至此,難怪大班出品每有驚喜,不是隨便打發客人而是能讓客人覺物有所值。

以前也喜歡偶然下廚弄幾味饗客,遷居市區後地方淺窄,廚房僅夠一二人轉身,久矣乎不在家中請客,獨居長者的遺憾是獨食無味,況且上了年紀胃納有限,疫情當前,誰還有勇氣把美食分送分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生活中最明顯的改變是草草外賣解決吃,工人則只負責清潔及自己的三餐而已。

羨慕以上兩位食家有家人的分享及讚美加持,有談笑間無論主廚家常撚手小菜或葉氏新創食譜的推向食客或另一半的情趣,更懷念的是許久以前一家人布衣暖菜根香的風味,前塵往事如煙而故人已渺,有些味道已成不可或忘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