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官方聲稱無懼外國抵制新疆棉花,不過有熟悉內地棉花產業人士「安梁」(筆名)直斥中方說法是混淆視聽:「關鍵是你(內地廠商)無法證明出口或提供給外商的布料沒有用新疆棉」。由於內地工廠生產與採購作業不夠透明等因素,要提出布料不含新疆棉的證明很困難。若不解決問題,隨時全國一半紡織服裝出口企業面臨未來三年無定單。
安梁對中央社表示,紡織服裝產業是內地重要的優勢產業,如果歐美日等國家都不用新疆棉,內地紡織服裝產業將出現供過於求,政府也將不再補貼,從棉花種植開始就會大幅萎縮,造成關廠失業。
《人民日報》26日刊文指出,新疆棉佔全國產量的87%、佔國內消費的67% ,為滿足國內需求,內地每年還需進口200萬噸左右的棉花,言下之意是不怕國外制裁。安梁認為是混淆視聽,他指由於內地工廠生產與採購不夠透明等因素,要提出布料不含新疆棉的證明很困難。他舉例,總部設在香港的大型棉紡織企業溢達集團現在應該很頭痛,這家跨國企業在內地等地設有生產基地,銷售客戶包括美、歐、中、日。
翻查內地行業報告,新疆棉質素遠比不上澳洲棉及美國棉,新疆棉的種植成本亦遠高於外國。現時種植棉花的農民幾乎沒錢賺,內地一方面靠補貼來減低成本,另一方面大量購買內地棉囤貨,相信今年亦會進口更多棉花。
中央社/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