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血棉花」藝人割席事件中,換轉其他人,香港人反應無咁大,但陳奕迅,大家多少有個期望。當期望落空,失望都難免。可唔可惜?林夕都話,香港要十年至出到一個陳奕迅,當然可惜。
但要知道,陳奕迅真係唔抵爭。佢唔係一般藝人,以佢地位,早已唔係幫人打工,take side應該出自佢本意。我唔敢肯定佢有冇「變賣靈魂」,但好希望佢至少曾經掙扎過。
唔難理解,最近約翰遜帶領英國同歐盟爭疫苗,跑贏幾個馬鼻,都忍唔住爆咗句「英國嘅成功,不外乎貪婪同資本主義」。陳奕迅嘅選擇,學黃子華話齋,揾食啫。
香港人要明白,個世界始終奉行資本主義規則,玩嘅係金錢遊戲。出於經濟利益,甘於放棄信念,唔係咩新鮮事,我敢肯定,好似陳奕迅嘅例子,陸續有來。
陳奕迅另一個可惜之處,係以佢能力同地位,本來最有條件傳承香港嘅文化。
要認清現實,當對家將不斷以市場規模來吸納同利誘港人歸順,未來最重要工作,並唔係出事後,怎樣攻擊同批評下一個陳奕迅。當人選擇歸邊,代表去意已決,再多嘅批評,只有洩憤作用,不能令人返轉頭。
向前看,香港人未來最重要工作,其實係如何守住下一個陳奕迅,爭取「十年至出一個」嘅人才,可以堅持自己信念,企喺香港人一邊。
首要任務,自當傳承廣東歌文化,例如到外國移民,即使下一代當地出世,喺屋企唔好講英文,盡量講返廣東話。其次係令到有心人、有志成為「下一個陳奕迅」的同道人,有足夠獨立自主,至少不用擔心生計。未來喺YouTube見到有心嘅後生仔,大家有餘力就盡量課金支持,話唔定假以時日,佢將會係一個會企喺香港人嗰邊嘅陳奕迅。
尹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