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本報訊】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早前「下旨」稱要求解決香港房屋問題後,部份左派人士即向坐擁土地的地產商甚至鄉事開火。工聯會吳秋北日前也加入「鬥地主」行列,引用馬列主義在報章撰文,批政府任由「地產霸權」壓抑住宅供應,以讓他們繼續「吸血」,有失職之嫌。立法會地產界議員石禮謙反駁指,房屋問題並非來自地產商,應由全社會協力解決,「若果只針對一小撮人,係同文革無分別!」
自韓正早前要求港府解決包括香港房屋問題在內的深層次矛盾後,香港隨即出現異動,被指控「套丁」的「村屋大王」王光榮被捕,工聯會吳秋北日前在報章以〈安得廣廈千萬間!——新時代工運論述之三〉為題撰文,引用馬克思「凡是進行地產分割的地方,就只能或者回到更加醜惡的形態的壟斷」,批評政府任由「地產霸權」壓抑住宅供應,以讓他們繼續「吸血」,將土地的使用、開發、收益,放手放權給地產商,由地產商完全根據其本身的利益進行市場化操作,導致土地產值為極少數人佔有,有失職之嫌。吳秋北建議政府啟動《收回土地條例》、徵收《自然保育稅》等,聲稱「新工運就是要發動變革的力量,督促政府提高土地儲備,打破資本定律,用地於民!」
對於吳秋北指控地產商為「地產霸權 」,石禮謙接受本報查詢時指,他有閱讀該文章,但不認同其說法,指香港的房屋供應問題由來已久,非地產商一撮人形成,並批評吳秋北只代表一部份基層的看法,而非為全香港人的利益。
石禮謙認為,要解決房屋問題必須由全社會共同努力,而單指控地產商只是「文革」式的批評,無法解決問題。對於中央表態解決房屋問題,石指,該界別一直為香港發展而努力,只要做好自己、為香港好就不怕被輿論攻擊。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吳秋北之流一向走批鬥路線,「聞到味就撲出嚟,搶佔話語權」,在民主派被打壓後,社會問題就要另覓代罪羔羊,「左派一向都係咁,鬥完人哋就鬥自己」;北京將香港問題簡化為房屋問題,吳秋北就帶頭「鬥地主」,向鄉事勢力和地產商開刀。
鍾劍華又直言,最諷刺的是,以往兩股勢力均視自己為「建制派」,全面配合政府打擊民主派,以為事不關己,現在其中一方卻成為另一方的批鬥對象。鍾劍華認為香港的核心問題是政治制度和社會不公平,將矛盾集中於房屋問題,只是轉移視線的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