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跟朋友敍舊,大家談起昔日可以遠行的日子,有時候可能在外公幹一兩星期,最難適應通常是外地的食物,開始時還勉強可以,但住久了,便很掛念香港的食物,其中一位朋友問起:「咁回程香港途中,又或者落機後,最想第一時間食嘅食物係乜嘢呢?」
有朋友說希望落機立即去吃雲吞麵,也有朋友希望到銅鑼灣篤魚蛋,醫生最想念的,是到灣仔的家全七福飲茶。
飲茶,香港不少地方也有,不過,要持續能夠保持水準,百發百中,從沒有失手的,可能就只有家全七福一間,有些酒樓喜歡做新派點心,但不少其實偷工減料,又或弄得古靈精怪,醫生寧可吃回兒時的口味,至於七福最令醫生牽腸掛肚的,到底是甚麼呢?便是她的炸春卷!
炸春卷差不多每一間酒樓也有,但沒有一間可以做得如七福美味,其他的酒樓不是炸得太燶,便是太硬,入口時隨時會弄損上顎。不過,太脆總較不夠脆好,因為「濕立立」的春卷是最掃興的,醫生也怕新派的春卷,試過有些隨便一卷兩邊開口,總是覺得不夠認真,春卷餡也很重要,不少的春卷,裏面雖然有餡,但卻沒甚麼味道,吃完也不知道餡料到底是甚麼。醫生笑說,除了小時候媽媽做的肉絲芽菜春卷外,第二好的一定是數到七福了,七福的春卷沒有芽菜,但用料剛剛好,吃下去,總能夠勾起小時候的回憶,所以,差不多是十全十美。疫情期間,即使外賣買回家,在家吃時,入口仍然非常鬆脆,實在很難得。其實,七福除了春卷外,還有很多出色的點心,例如薑葱牛柏葉,醫生每次要點兩客才夠。另外,七福的炸子雞也非常有名,但其實七福的叉燒和一字骨,也做得非常好,吃七福的叉燒,肥瘦剛好,口感一流,不會太稔,也不會太嚡,顏色、賣相、味道、厚薄,完全「無得彈」,最怕是太美味,吃得太多。如果喜歡舔骨頭的,可以考慮一字骨,又或者可以一個星期吃叉燒,一個星期吃一字骨,交替換一下口味。
李德誠 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