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白老鼠 - 高慧然

尋找白老鼠 - 高慧然

港大將就本地疫苗接種計劃展開6項研究,其中一項研究將招募300名中學生做白老鼠,分別為他們及他們的父母接種同款疫苗,以研究參加者對疫苗的不良反應及免疫反應。

到目前為此,所有已批准作緊急使用的疫苗,均未有針對16歲以下人群的公開數據,也就是說,所有的疫苗研發者及生產者均受道德及最低限度的醫學倫理約束,過不了自己一關,也過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這一關,把不確定效用,不確定副作用的疫苗打入少年人的身體。

港大敢於向中學生發出邀請,不知是勇氣可嘉,還是放棄了道德束縛?政府當然想在最短的時間內為整個群體、各年齡階段的民眾接種疫苗。港大的招募,不能不令人質疑是為了盡快幫政府達成目標,替政府鋪路。

既然政府積極引入科興,而且特首也帶領大批高官接種了科興,何不邀請已接種的這批高官參加招募計劃,讓高官們的父母及子女也接種同一隻科興疫苗?若高官們的父母年過七十又身患多種慢性病,正好比較一下這些老人與其他打了疫苗之後身亡,但死因肯定與科興無關的平民老人會不會有所不同?

此外,港大也正研究混合接種兩種不同疫苗,俗稱「溝針」,並打算為「溝針」尋找白老鼠。比較有趣的是,「溝針」者必先接種復必泰,再於28日之後接種科興。這樣的秩序安排,是為了確保打完第一針之後肯定有機會打第二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