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羅琳被割席再思取消文化(楊文俊)

從羅琳被割席再思取消文化(楊文俊)

上年,《哈利波特》作者羅琳被指發表歧視變性人的言論,結果被大批曾參演《哈利波特》電影的演員,包括飾演主角哈利波特的拉德克里夫譴責;另一邊廂,飾演戲中反派佛地魔的費恩斯日前則力排眾議,聲援羅琳,並指該些對羅琳的指摘並不理性。

人類文明的開端,不論任何族群,必從第一產業,即農業、漁業以至畜牧業開始發展經濟,有賴於人民積極生兒育女。LGBT群體於成家立室、生兒育女等方面的意欲較低,與早期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矛盾,因此受社會歧視。LGBT群體的權益受到關注,源於服務業的興起。服務業講求創意和思考,絕非「人多好辦事」,LGBT群體在第三產業上,生產力不會比非LGBT群體者差,故社會對LGBT群體的反感已慢慢降低。

現今的新世代,從事服務業者佔絕大多數,無法理解為甚麼會有人對LGBT群體反感。結果,不少年輕人對那些對LGBT群體持不同意見者進行不合比例的抵制,目標是要令該人物失去影響力,從而達到懲罰該人物的效果,是為「取消文化」。

實際上,在英國歷史中,不少LGBT人士縱使對社會作出重大貢獻仍遭迫害。現代電腦之父艾倫.圖靈為同性戀人士,遭英國政府於上世紀50年代以此入罪,並被判處化學閹割,最終因化學閹割所導致的副作用自殺身亡。社會各界當以此為鑑,確保政府往後保障LGBT群體的權益,而不是譴責那些對LGBT群體持不同意見的人。

允許不認同的自由

秦暉教授曾於《南方周末》發表文章〈差異權,還是文化選擇權?〉,以塔吉耶夫《種族主義源流》一書作為切入點,指出需要反對的種族主義,是那種在制度內或制度外的強制行為,亦即以各種方法逼迫人跟從既定的看法和立場。真正的種族多元主義,關鍵在於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不論他們作出的選擇建基於甚麼原因。故此,真正的種族多元主義,需在主張文化和種族多元化的同時,允許人有選擇文化認同或不認同的自由;允許人有同時認同多個文化的自由;允許人有認同文化中的一部份而不認同文化中另一部份的自由;並禁止任何人將自己的選擇以任何方式強制加諸在他人身上。

秦暉和塔吉耶夫的論述,亦可用作分析LGBT權益以至「取消文化」:支持同志平權,反對對LGBT群體的迫害,不代表要禁止任何人對LGBT群體有不同看法。「取消文化」對個別人物進行抵制時,是訴諸情緒,而不是理性地評價該人物行為上究竟是純粹抒發己見,還是準備傷害LGBT群體的正當權益。

分析羅琳當時的言論,她只是對變性人作出評價,指要有一個新詞形容從男變女的變性人,並沒有反對變性人的正當權益。然而,拉德克里夫認為變性人因在社會受到歧視,其他人「絕對應該支持他們」,故譴責羅琳。實際上,變性人縱在英國社會被不少人所不喜歡,但法治社會中擁有正當權益,安全受到保障,絕不會再有像艾倫.圖靈被迫害致死的事件發生。拉德克里夫無視社會現況,就參與將個人立場通過輿論壓力強制加諸於異見者身上的「取消文化」行動,反而屬不負責任。

「取消文化」以制度外的輿論行強制之實,將支持LGBT群體的立場加諸至異見者的身上,不合比例地對持異見者進行壓迫,明顯地侵犯了他人的言論自由,破壞公共討論,對社會並無好處可言。不論是支持LGBT群體,仰或是反對LGBT群體,均有責任讓討論回歸理性,不要讓「取消文化」的歪風滋長。

楊文俊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