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新疆棉風波,內地企業迅速「站邊」表忠。內地運動服裝股李寧(2331)發聲明指,並未加入瑞士「良好棉花聯盟」(BCI)組織,強調新疆是李寧供應鏈體系中重要的原材料產地之一。而已加入BCI的安踏體育(2020),亦於微博發文表示,公司正啟動相關程序,退出該組織。安踏體育又稱,一直採購和使用中國棉產區出產的棉花,包括新疆棉,未來將繼續採購和使用。
受惠於國際品牌被狙擊,國產運動品牌變身「新疆棉概念股」大升。李寧昨收報50元,升10.74%;安踏報121.3元,升8.4%;特步(1368)曾創52周新高,最終收報4.53元,升2.72%。反觀Nike的主要合作經銷方滔搏(6110)大瀉12.36%,收報11.06元。而Nike及Gap在美股時段亦報跌。是次抵制名單上,不少知名跨國企業的中國內地業務佔比相當大。例如處於風眼的H&M,截至去年底,在中國擁有多達445間門市。去年中國內地貢獻收入97.48億瑞典克朗(87.7億港元),佔全年銷售額5.2%,為H&M第四大市場。而Nike去年大中華地區收入按年升7.6%,達到66.79億美元(519億港元),佔全年銷售額17.6%;Adidas去年全球銷售總額198.44億歐元(1,819億港元),當中大中華地區收入按年升18%至65.46億歐元(599億港元),佔全年銷售額的33%。Uniqlo母企迅銷(6288)全年銷售額2萬億日圓(1,430億港元),大中華地區佔全年銷售額22.7%。
有學者指出,跨國企業在今次風波中被迫歸邊,要在西方或中國市場二選一,如果像滙豐般太遲表態,反而得失兩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