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投資協定敲定後出手

中歐投資協定敲定後出手

【拆局】H&M等外國品牌的聲明去年10月已發出,但近日才被挖出來,有評論指去年中共不希望影響當時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所以待協定敲定後才出手。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指中方去年為免歐美聯手,的確十分重視中歐投資協定,直到中美在阿拉斯加會談後,掀起新一輪民族情緒,也是官方樂見的現象,展現出中國人對付反華勢力的氣勢。

台灣中時新聞網評論指,去年10月的聲明延後「爆發」原因在於去年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該協議在對抗美國貿易制裁與經濟戰上有極重要作用,所以中方幾乎是不計一切地要在與美國關係最緊張之際完成。美聯社昨指,中國官方對H&M的批評反映了「被一位朋友傷害後的不滿情緒」。

■H&M等外國品牌的聲明去年已發出,但近日才被挖出來。

需亮劍打擊「反華勢力」

林和立指去年中國確十分重視中歐投資協議談判,因須趕及美國總統選舉有結果前拉攏歐洲,以免美歐聯手,所以當時就算在字眼上,中國也看似作出諸多讓步。他指中美阿拉斯加會面後,中國社會掀起新一輪民族情緒,加上今年是中共建黨一百周年,對北京來說是民族主義向上的,習近平在新疆問題上也不容退讓,需要亮劍,展現出打擊所謂反華勢力的氣勢。

林稱近日國際形勢有所轉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到訪歐洲及北約,與盟友重新建立關係對抗中國,北京也不可以在這個關鍵時刻退讓。他又稱目前這些企業也進退兩難,認為如果各國企業能團結重申自己捍衞人權的決心,中國也不會強迫它們撤出中國。不過,他認為目前最可能的處理方法還是各國實際不買新疆棉,但文字上對中國有所退讓,以圖讓事件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