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領袖金正恩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互致口信,強調朝中團結合作重要性。分析認為,在天下圍中的局面下,北韓有機可乘試射導彈,或靠中國繞過制裁,故此有需要加強制裁涉及非法貿易的中國企業。
南韓首爾梨花女子大學國際研究教授埃斯利認為,北韓重新開始試驗不同類型導彈,是測試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規定的極限,「北韓在重申與北京關係後採取的軍事活動,令人懷疑中國如何合謀規避制裁,此舉可能助長金氏政權對地區的威脅,亦加大美國和其他國家要求制裁涉及非法貿易的中國企業的呼聲」。埃斯利又指,美日韓三國正嘗試在威懾、制裁和接觸北韓等問題上達成共識。
北京清華大學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北韓專家趙通認為,北韓需要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的支持,才能避開國際制裁,「在中國面臨西方國家更嚴厲指摘之際,有動力尋求國際社會支持,北韓便把握這個機會在其遭到批評的領域,支持中國」。
熟悉東亞政治的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前副研究員林泉忠稱,金正恩選擇在拜登政府與北京角力時試射導彈,提醒東北亞各國北韓的存在價值和角色,舉動機智,「既然平壤向北京伸出橄欖枝,北京當然會在其他方面照顧平壤,包括經濟支援,也提醒另一邊(美國及其盟友)這次不算明確挑釁」。他又不排除六方會談重開,一旦重開更顯示平壤價值,可討價還價。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