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過去十多年來也曾發生針對個別外資企業發起抵制運動的事件,受害的包括法資連鎖超市家樂福和韓資連鎖超市樂天瑪特。無獨有偶,兩間企業被抵制後,其在華業務此後一蹶不振。
2008年3月拉薩爆發騷亂後,當時法國總統薩爾科齊一度稱不排除抵制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到4月奧運火炬在巴黎傳遞時,有示威者企圖搶奪火炬,導致參與傳遞的中國殘疾擊劍隊運動員金晶被抓傷。事件觸發內地網民震怒,有網民提出:「抵製法國貨,從家樂福開始。」家樂福無厘頭地成為被抵制的對象,民眾集體到家樂福分店展示國旗、唱國歌,行動持續約一周後,在官方呼籲民眾「把憤怒轉化為力量」後告終。
2017年2月,樂天集團因提供土地給南韓政府作為「薩德」導彈基地,引發中國政府和民間不滿,多地有民眾拉起橫額要求樂天「滾出中國」並號召消費者抵制,全國逾60間樂天瑪特超市亦相繼被官方以消防整頓等理由勒令停業或處罰。樂天和家樂福分別在2018年和2019年出售其在華業務,在華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