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風吹偏船身 堵百輪通航 台貨輪擱淺 蘇彝士運河塞爆

強風吹偏船身 堵百輪通航 
台貨輪擱淺 蘇彝士運河塞爆

【大排長輪】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海運要道埃及蘇彝士運河大擠塞。台灣長榮貨輪長賜號(EVER GIVEN)周二於運河南側航段遭強風吹襲偏離航道擱淺,船身斜向堵塞雙向航道超過30小時,至昨晚深夜仍未開通。其間至少100艘船隻因此受阻。蘇彝士運河管理局(SCA)一度要開放舊河道,讓部份滯留船隻離開。

台灣長榮海運表示,全長400米、闊59米,重量達22萬噸的超大型貨櫃輪長賜號於埃及時間本周二早上8時,從紅海向北駛入運河時,在河口南端六海里處懷疑遭受強風吹襲,船身偏離航道意外擱淺;亦有消息指貨輪一度停電失去動力。由於蘇彝士運河闊度只有205米,斜向的船身擋住整條河道,南北來回雙向均受阻。

■巨型貨輪長賜號斜向擋在蘇彝士運河來回兩條航道上。

挖泥機助脫困 體積懸殊熱議

長賜號可容納超過兩萬個標準貨櫃,為當今最大貨櫃輪之一。事發時該船載有數百個貨櫃,從中國出發,原定前往荷蘭鹿特丹。該船為日本愛媛縣的正榮汽船公司擁有,台灣長榮以論時傭船(Time Charter)方式承租,船員為船東公司派遣,負責遠東至歐洲航線。貨輪的航運管理公司透露,事故後未有船員受傷或污染洩漏報告。

事發後蘇彝士運河其中一個主要服務提供者通知客戶,42艘向北進入運河的船隻正等待河道暢通,64艘向南船隻也受阻。至昨日傍晚,從船舶即時追蹤網站仍可見,運河南段入口的蘇彝士灣,以及運河南北兩段之間的大苦湖有大量船隻滯留。有台灣網民調侃:「以前國小老師常說的『全世界都在等你一個』終於不是誇張法。」「台灣終於做到了掌握全世界海運的經濟命脈。」「新成語『大排長榮』。」

埃及當局派出八艘拖船嘗試將長賜號拖回原先航道,讓其重新浮起但不果。一架挖泥機也出動,試圖挖開貨輪擱淺部份的淤泥,讓船隻脫困。挖泥機與貨輪體積相差懸殊形成鮮明對比,畫面惹來網民熱議,有Twitter用戶同情道:「老兄,我為你加油,你可以的!」有人則製作迷因圖謂「當你工作壓力很大的時候,想想這台小挖土機,現在全歐亞航線的船隻都在等它把河岸挖開」。

全球航運受阻 長榮或需賠償

運河堵塞導致SCA被迫重開舊河道,疏導船流。昨晚航運服務公司GAC一度引述SCA指,長賜號已浮起脫困,運河很快可恢復航運。惟該公司稍後澄清上述資訊有誤。

運河堵塞嚴重影響全球航運,或涉及賠償問題。台灣《蘋果》引述知情人士分析,蘇彝士運河有領港人員協助船隻通過,長榮是否需要賠償,關鍵在於事故責任歸屬。長榮則表示,將在事故調查報告出爐,釐清責任之後,與船東公司討論後續事宜。

蘇彝士運河為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船隻可通過運河來往於地中海與紅海之間,令歐亞之間的水路運輸路線大大縮短,2020年約有1.9萬艘船隻通過,即每日平均有50艘船航經該處。

台灣蘋果新聞網/中央社

■挖掘機嘗試挖開貨輪擱淺位置的淤泥。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