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創傷 青少年抑鬱、自殺倍增 團體︰警清算料加劇精神問題

社運創傷 青少年抑鬱、自殺倍增 
團體︰警清算料加劇精神問題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社會透視】

【本報訊】2019年反送中運動被鎮壓後,社會集體創傷爆發,年輕人打擊最大。2019/20年度共有40,350名18歲以下精神科患者在醫管局接受治療,較2014/15年度大增40%,其中抑鬱症有1,070宗,升幅達1.4倍。五年間的學童懷疑自殺亦多達97宗。香港思流發言人曾朗軒指,教育政策問題和社會運動均令學生承受精神壓力,今年推行國安教育和課程改革,預料來年有精神問題學童升幅將會進一步大增。

教育局長楊潤雄的書面答覆議員質詢時提交的資料顯示,2019/20學年有23名學童懷疑自殺,是近五年最多,而過去五個學年合共有97名學童懷疑自殺,平均每學年有19.4人。醫管局數據顯示,2019/20年度有40,350名18歲以下精神科患者接受治療,是近五個年度中最高,更較2014/15年度大增40%,其中抑鬱症有1,070宗,相較五年前的450宗,升幅高達1.4倍。

精神科門診輪候中位數80周

2019/20年度因行為及情緒障礙接受治療有2,760宗,較2014/15年度的1,620宗增加70%。而自閉症譜系障礙和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的個案分別有14,210宗和17,420宗,均為五年來最高,亦分別較五年前上升53%及56%。即使單計2019/20年度,接受治療精神科患者亦增加2,440宗,按年升幅為6.4%,其中抑鬱症亦增加70宗。

雖然醫管局去年度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門診新症數目按年輕微下降1.7%至10,568宗,但輪候時間中位數亦要80個星期。

香港思流發言人曾朗軒指出,學生精神壓力是日積月累,除源自教育政策和學業壓力,雨傘運動後的社會氣氛亦有影響,而反送中運動後政權對年輕人的打壓更令學生情緒陷入低谷,加上教局推行通識課程改革和國安教育,「同學會諗自己讀緊啲乜」。他舉例說,有指警方擬清算「理大圍城」的登記人士,相信不少中學生及其朋友受牽涉,學童患有精神問題的數字來年將進一步大增。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認為,近年網絡世界欺凌和離婚率上升,全球年輕人精神健康和自殺率均惡化,本港2019年的社會運動和2020年疫症均加劇情況,而移民潮和社交距離措施造成的人與人分離,均對精神健康有害。

立法會前議員張超雄指,香港過去兩年來的大型社會衝突和疫情令人窒息,加上生活節奏急促、人際關係疏離和家庭結構瓦解等因素,容易滋生孤獨、抑鬱及精神焦慮等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