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防疫資訊 慘被標籤播病毒

缺乏防疫資訊 慘被標籤播病毒

早前衞生防護中心健康促進處主任何理明在記者會上說,少數族裔在文化及宗教因素上較易染病,Judy感到政府把少數族裔標籤化,「我對政府感到好失望,明明是政府對少數族裔的防疫資訊發佈不足,卻反過來指摘少數族裔」。

社工Zaiq亦認為很多人對少數族裔都有誤解,例如在重廈大廈門外見到有些非華裔人士口罩戴不好,露出鼻子來,甚至不戴口罩,「其實嗰啲好多係揸行街紙嘅人,唔係我哋呢啲一直喺香港生活嘅人,大家唔識分我好明白,但係我哋會識得分。我哋識得分嗰啲唔係香港人,我哋喺呢度大,喺度讀書,知道咩係合法、咩係唔應該做」,他希望香港人不要把所有非華裔面孔人士一概而論。

■為讓少數族裔能了解疫情,陳嘉朗把資訊繙譯成英文,有時更配上他們的語言。

有心人協助 與民主派同派物資

Zaiq指出,不應把矛頭放在少數族裔身上,「公平地說,疫潮第一、二、三波,都沒有特別多少數族裔,第四波少數族裔才有份,第四波不因為少數族裔而產生,而看回頭三波,當時都有不同的政策漏洞,例如飛行員可豁免檢疫和隔離,但病毒不會理你是誰,會攻擊所有人,所以少數族裔不是起因,而是受害者」,認為少數族裔的痛苦跟大部份香港基層面對的痛苦其實一樣。

熟悉少數族裔事務的尖沙嘴西區議員陳嘉朗(Leslie)與重慶大廈的商戶和街坊相當稔熟,他指出,去年初疫潮爆發,本港鬧口罩荒,他知道區內有些很有心的印度商人,在海外搜購了大批口罩,卻礙於人手有限,不懂如何派發,於是Leslie找他們合作,由民主派區議員和少數族裔社工一起幫忙包裝、派發。

「大家要留意返,點解咁多少數族裔確診,呢班係咪不務正業呢?好多人以有色眼鏡去睇南亞裔,最早其實係喺中九龍幹線嘅一班地盤工人,佢哋係為我哋修橋補路嘅工人,係幫緊香港建設嘅人。」Leslie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