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電子煙監管風暴 思摩爾挫27% 最壞不獲發專賣證 北水沽12億

捲電子煙監管風暴 思摩爾挫27% 
最壞不獲發專賣證 北水沽12億

【本報訊】中國的「監管風暴」燒至電子煙版塊股,內地監管部門有意將電子煙納入與捲煙等同的監管,或令電子煙企業須繳稅率較現時大增3倍多。由於監管政策趨嚴,券商擔心最壞情況是思摩爾(6969)有機會不獲發煙草專賣許可證,從而拖累利潤大跌四分一。

思摩爾昨日開市曾暴挫四成,全日遭狂沽86.52億元,為成交第二活躍股份,北水亦錄淨沽出12.26億元。

據中國工信部及國家煙草專賣局公佈,起草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的徵求意見稿,建議增加「電子煙等新型煙草製品參照本條例中關於捲煙的有關規定執行」的條文。思摩爾稱無法核實監管當局在此方面之任何立法計劃或執行政策詳情,但會監察有關情況及其對本公司旗下中國業務之潛在影響。

中煙香港受惠升6.7%

經歷多次監管風波後,市場早已成驚弓之鳥,投資者先沽為上,早於周一霧芯科技於美股已暴跌47%,思摩爾昨日甫開市一度跌39%,低見40元;其後跌幅收窄,全日跌27.2%,收報48元。全日44億元北水淨沽出中,有12.26億元出來自思摩爾,僅次美團(3690)的20.95億元。由於思摩爾為恒生綜合指數、恒生港股通新經濟等指數成員,估計本周沽壓仍持續。相反傳統煙龍頭中煙國際旗下中煙香港(6055)昨日升6.68%,收報18.52元。

內地有輿論指電子煙損害了國企利益,國家絕不會坐視不理。內地煙草產業的稅率為66.6%,包括菸葉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2019年全國總稅收破紀錄達1.2萬億元人民幣,佔國家總收入近一成,稅繳之高是中國四大銀行一年利潤總和。但電子煙按普通消費品徵稅,只繳納16%企業增值稅,思摩爾2020年中期報告中,在銷售成本中的稅項只有3,106萬元人民幣。假設與傳統煙睇齊後,思摩爾於國內稅款或會大增3倍多。

思摩爾目前主要業務集中歐美市場,中國市場只佔其收入兩成,但中國有逾3億煙民,市場潛力龐大,市場估計2024年電子煙產業會由目前不足5%增加至9.3%。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認為,今次監管趨嚴會影響該公司長遠的盈利空間,加上估值不低,不建議股民沾手。

中信証券發表報告指,最極端的情況並非加稅,而是中國不對思摩爾發出煙草專賣許可證,令思摩爾僅在大陸保留霧化設備生產業務,不接觸煙油,預計2021年調整後淨利潤下調最多25%至約45億元人民幣,未來3年業績年均增長率由四成下調至三成。即使思摩爾獲發專賣許可證,收入有望保持穩定,但利潤率仍有下調可能性。

港股近兩月收市新低

受累A股拖後腿,港股昨日高開低走,連跌第三日。恒指收報28497點,跌387點,創1月29日以來收市新低;成交1,665億元。美團急挫5.2%,報303.8元。今日業績放榜的騰訊(700)及小米(1810)反覆向下,各跌0.8%及4.1%,收報628.5及25.65元。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