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公義是否公義?上周康宏(1019)股東特別大會,會場外有示威者拉起「公義何在抽出黑手」的橫額,並指控公司管理層是騙子;會場內管理層事後形容「約18名闖入者試圖暴力闖入大會會場擾亂股東特別大會」,並強烈譴責任何企圖以暴力手段達到其目的之人士。
遲來的周年大會又所為何事?大會重頭戲是一次過表決2017至2019年度3年財務報表,遲來的周年大會所為的就是遲來的核數師報告。
激勵女友的炒股貼士:遲來的核數師報告,預示股價大跌的風險上升。
披露為本之下,核數師報告便是要還投資者一個公義。金融學分析上市公司核數師報告,遲來的報告可以反映嚴謹的核數師報告製作需時,卻亦可反映公司的財務出了問題。問題可以是財務報表不盡不實,核數師與管理層就某些公司賬目意見出現分歧,因此需要更長時間進行審計,甚至最終對這些賬目發出保留意見。
有關遲來的核數師報告的研究發現,「製作需時」與「不盡不實」之間,「不盡不實」的因素更為重要,因此市場上遲來的核數師報告往往導致公司股價大跌。
Babe問:「遲來的核數師報告算唔算遲來的公義?」
我強調實證為本:「遲來的核數師報告帶嚟遲來的股價大跌。係咪公義?小股東至少有機會止蝕離場。」
女友再問:「咁遲來保留意見多多嘅核數師報告呢?」我再強調實證為本:「呢啲例子非常少見。我只能斷估,保留意見多多引發財滙局展開調查,但管理層就以『遲來的禁制令』為由喺AGM表決繼續聘用財滙局調查緊嘅核數師,咁對爭取止蝕離場嘅小股東唔係好事。」
徐家健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