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暖化令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天文台指出,去年平均氣溫達24.4℃,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第二個最暖的年份。太平洋水溫溫度偏高,預計今年6月或之前便會踏入風季,全年有五至八個颱風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屬「正常至偏多」。
天文台台長鄭楚明指出,去年有六個颱風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預計今年有五至八個颱風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為「正常至偏多」。太平洋上的水溫溫度偏高,有利颱風形成,因此估計今年較早踏入風季。
受全球暖化影響,加上香港建築物程度高,易令氣溫上升,天文台估計今年全年平均氣溫較正常偏高,有可能成為最溫暖的十個年份之一。鄭楚明解釋,空氣較暖溫度能容納更多水氣,如颱風吸收較多水氣,更易增強威力,或短時間內形成,惟仍視乎當時情況來定斷,「颱風數目未必多咗,但係吹向較強嘅熱帶氣旋係會大咗」。至於今年會否再有如「山竹」等超強颱風襲港,鄭說現時預測未能達至如此仔細,惟今年颱風數目預計較正常偏多,市民需做足準備。
天文台2020年全年平均氣溫達24.4度,自1884年紀錄以來第二個最溫暖的年份。當中有11個月比正常溫暖,特別是6至8月更屬歷來最炎熱的夏季,平均氣溫、平均最高氣溫及平均最低氣溫達29.6、32.6及27.7℃。本港天氣去年打破多項紀錄,包括全日最高溫度達33℃以上的酷熱天氣達47日及全日最低氣溫為28℃或以上的熱夜亦達50日,均為歷年新高,前者較2016年舊紀錄增加九日,後者則較2019年舊紀錄增加四日。至於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冬季平均最高氣溫為21.2℃,平均氣溫亦達18℃,位列冬季歷來第三及第七個的最暖紀錄。
為進一步方便市民出行時做好準備,天文台昨午開始於九天天氣預報中加入「顯著降雨概率」,提供香港廣泛地區累積雨量達到10毫米或以上的預測概率,並計劃今年第二季推出「局部地區大雨提示」,參考錄得雨量等數據後,預早提示個別地區大雨情況。天文台流動應用程式「我的天文台」亦將推出「我的天氣觀察」新功能,市民可在程式中報告特別天氣現象,如彩虹及冰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