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思摩爾國際(6969)去年7月上市,儘管解禁股不斷增加,但無礙股價升勢,今年1月尾盤中曾見高位90元,公司2月初趁股價造好,以先舊後新方式配售6,000萬股,每股價74.4元,「抽水」約44.46億元,籌資主要用作擴大產能、於醫療保健及製藥行業電子霧化設備研發進行更多投資等,另公司執行董事熊少明亦以同價出售其部份舊股,涉套現22.32億元。
自思摩爾配股籌資後,再加上大批解禁股出籠,公司股價便由高位拾級而下,至昨日捲監管風暴更勁跌兩成七。
思摩爾的解禁股主要來自高層管理人員及基石投資者兩方面。根據思摩爾的上市招股書披露,公司向董事、總經理、高管等558名承授人授出3.19億份購股權,當中首批近1億份(30.98%)購股權可於上市後3個月內可以行使;第二批18.57%購股權則於上市1年內行使,由於購股權的行使價僅0.38元人民幣,假設頭兩批合計1.58億份的購股權獲得行使,並以50元沽出,該批承授人將獲利逾77億元。
至於以招股價12.4元認購思摩爾的基石投資者獲利雖不如高管人員,但回報亦算不錯。該批2.125億持股於今年1月10日半年鎖定期屆滿,假設同樣以50元沽出,可獲利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