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6,000人工 練到周身傷

【元】$6,000人工 練到周身傷

開首寫漏了,「員」與「完」間的鴻溝,還有一個「元」字從中作梗。

體院精英訓練資助據運動員成績分六級,奧運或世錦賽得獎者列入最高級「精英甲+」,依2015-2016年的標準每月資助逾30,000港元(現已增至40,000港元),杜小鳳入體院時資歷尚淺,成績只達最低級「成年隊」門檻,每月資助約6,000元,母親以為當年成功勸退杜小鳳,沒想到女兒成年後又再為空手道糾結,「佢當時好反對,得6,000蚊1個月,佢覺得唔好啦女,又嚟空手道呀?」機會只得一次,杜小鳳訂下一年界線,假如最後無甚成績便離開體院,「我同阿媽講『10年前我放棄咗,今次我唔想再放棄,家用我會照畀,放心啦。』當時我好享受練習後有比賽,真係有個目標,錢銀唔係咩問題,就算最後真係冇成績要走,我都叫做盡咗力。」

訪問後回到公司,同事指着訪問照片讚杜小鳳「對眼識笑」,我建議不如重溫她示範空手道的影片,眉清氣秀的臉孔上,雙眸眼神凌厲如射出激光,懾人得讓人不敢直視,這是一種生在骨子裏的剛毅和堅決。有別於過往單獨埋頭熟習套拳動作和爆發力,改練隊際她須與新隊友配合,三位一體,呼吸時機亦要拿捏得準確,最困難一關乃克服恐懼的心理關口,「我當時連點落地、點扮死都唔識,全部都要重新學過,其中技巧就係做咗先、唔好怕痛,例如要練喺隊友人咁嘅高度撻落地,我企喺高凳上面心諗『嘩,好淆好驚唔敢跳。』」為求增加動作難度,她又報名坊間課堂學習後空翻,「佢哋好似係啲武術指導嘅人去教,學點碌同魚躍跳等,課程唔關武術事,都學咗兩個月先做到個動作。」

路是自己選,惟有硬着頭皮繼續,練習受傷為家常便飯,「我哋動作逼真,一唔小心踢到喉嚨,成分鐘講唔到嘢,呢啲小傷嚟啫。」其膝蓋曾經長生水囊,每次後空翻落地皆痛得不能動彈;又曾落地不慎誤傷頸部,要戴上頸箍,「我唔敢同阿媽講,佢會覺得好大件事,小題大做,我當冇事發生算啦,報喜不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