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早前在演說中為亞裔美國人抱打不平,指摘美國人因武肺疫情而歧視他們。然而這並非罕見例子,過往美國都出現過因疫症肆虐,令民眾群起歧視少數群體。
據美國聖塔克拉拉大學心理學教授Sherry Wang指,美國民眾詆毀少數群體有着悠久的歷史,尤其是出現危機時,其根源在於該國曾盛行白人至上主義,民眾憂慮白人勢力或減弱。
翻查美國歷史,亞裔美國人因疫症被歧視已非首例。腺鼠疫在1899年於夏威夷爆發時,檀香山有數名有亞裔血統的人染疫死。當局隨即封鎖亞裔人士居住的地方,惟仍未能阻疫症蔓延,其後衞生部門發現此病是由老鼠或其他害蟲傳播。2003年「沙士」肆虐期間,美國唐人街鄰近鐵路站收入按年大減90%,反映民眾避免前往華人所在地。
伊波拉病毒在非洲肆虐期間,非裔美國人都遭受不公平對待。位於德州的納瓦羅學院曾拒絕兩名尼日利亞裔學生入學,並非因為他們確診,而是由於尼日利亞有人確診;在賓夕凡尼亞州,一名幾內亞高中生參與足球比賽時,敵隊的啦啦隊拉起寫着「伊波拉」的標語。
除了種裔或成歧視因素外,同性戀者亦曾遭殃。民調機構蓋洛普於1986年的調查顯示,44%受訪美國人表示,他們或其認識的人都會刻意避開那些認為同性戀者會聚集的地方,以避免感染愛滋病。即使在2006年,凱薩家族基金會的調查顯示,43%受訪者認為同性戀者是最大機會感染愛滋病,受訪者甚至認為黑人或其他少數群體較易染病。
美國網站FiveThirty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