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手懲處新疆侵犯人權  歐美英加制裁中共

聯手懲處新疆侵犯人權 
歐美英加制裁中共

【本報訊】歐盟制裁中國方案昨日出爐,名單包括四名新疆現任及前任官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亦在列,相關官員將被歐盟實施旅遊禁令與凍結資產,美國也即日將其中兩人更新到制裁名單,加拿大及英國也跟隨步伐,換言之四人現時同遭歐美英加制裁。中國外交部昨晚也立刻反制,宣佈制裁歐盟十人及四個實體。

歐盟今次是利用去年底通過的歐盟版《馬格尼茨基法案》實施制裁,名單包括新疆前政法委書記朱海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委王君正、新疆政法委書記王明山、新疆公安廳長陳明國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

■歐盟指被制裁官員向新疆維族及其他穆斯林實施大規模監控,任意拘禁、洗腦,嚴重侵犯人權。

向維族大規模監控任意拘禁

歐盟文件指出,上述官員和單位涉均向新疆人維族及其他穆斯林實施「大規模監控、任意拘禁、洗腦」,嚴重侵犯人權;部份人涉及「系統式侵犯信仰及宗教自由」。

文件提到,朱海侖對上述惡行擔當着關鍵的政治角色,並被形容為那些計劃的「工程師」。王君正被指有份推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內的「系統式強迫勞動」,尤其是在棉花產業的範疇。王明山及陳明國作為新疆公安廳的前任及現任領導層,被指控透過當地公安系統,實施「一體化聯合作戰平台」,大規模蒐集及監控數以百萬計新疆民眾的日常生活,標記出新疆「潛在威脅」,以將相關人士送進集中營。

值得注意的是,朱海侖及王明山早於去年7月已被美國制裁,美國在歐盟制裁名單出爐後,另將王君正及陳明國列入其《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的制裁名單中。

加拿大及英國也未怠慢,同日宣佈制裁上述四名新疆相關官員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加拿大禁止國民與被制裁者作任何交易,同時實施資產凍結;英國則對他們實施資產凍結及旅遊禁令。

北京反制歐盟十人及四實體

這是歐盟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以來,相隔32年後再一次向中國實施制裁。中國目前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去年12月底雙方才達成中歐投資協定。早前有分析指,這表明歐盟謀求深化經濟聯繫,也準備在人權與中國對抗。不過,對比美歐兩方的制裁名單,美國制裁的最高級別官員為中共政治局委員兼新疆區委書記陳全國,屬副國級;今次歐盟制裁的最高級別官員為王明山,只屬副省級,力度不及美國。

歐盟祭出制裁名單後,中國外交部也立即反制,直斥「歐盟基於謊言和虛假訊息」,借新疆人權問題實施單邊制裁,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歐關係,並宣佈制裁歐盟10人及四個實體。名單包括,歐洲議會對華關系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歐洲議會人權小組副主席格魯克斯曼(Raphael Glucksmann)、專注研究新疆集中營的德國學者鄭國恩(Adrian Zenz)、歐洲議會人權分委會、丹麥民主聯盟基金會等。

中國外交部指出,被制裁者及其家屬被禁止入境中港澳,他們及其關聯企業、機構也已被限制同中國往來。在制裁公告的文末,還不忘批評歐盟為「人權教師爺」。被中國制裁的部份人士來自「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聯盟昨晚強烈反對中方的威脅及企圖使人噤聲的行為,並明言會不懈地維護正被中共糟蹋的人權,「我們不會向那些打壓言論自由的行為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