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趣,中央「完善」(完結)香港選舉制度,奴才甲狙擊「忠誠的廢物」,奴才乙馬上還拖「廢柴學者」,「廢物對廢柴」沆瀣一氣又物傷其類。
市面出現不同街站:一邊是親共社團呼籲市民簽名撐人大決定,另一邊是區議員呼籲市民支持中央:「廢物治港,社會動盪;兔死狗烹,經費慳返(番)」,大家都號召清算,「志同道合」,理直氣壯。
至於廢物與廢柴互抓辮子,當然是花生友樂見的,正如黑幫曬馬廝殺前被捕,竟成確診盛會,16名同黨、15名警員,都「緊密接觸」過……
清代政策下剃髮令:「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剃掉前髮,後留長長豬尾巴。這辮子也喻人的把柄、要害、缺點、過錯,被對家抓住,就掌握你動也不能動。若是互抓辮子,你抓他的他抓你的,各執一根,歪頭就勢互不相讓,彼此篤灰,到頭來齊齊翹辮子。
政治無情,只看利用價值,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獻媚獻世大半輩子了,心知肚明。
當反對派被打壓消沈,接着必是向建制派開刀,另組新團。後悔或內訌都太遲了。
清廷為什麼強制漢人薙頭?為了便於「帶龍梢」,若是「滑頭」,捉住不易押解,把幾根辮子緊繫一起就更易管束,他們也跑不掉。
平日辮子都垂在腦後,一旦要行刑殺頭,多礙事,由清兵使勁把辮子一拉翹起,人的頸項便準確暴露,劊子手覷好位置,大刀一揮,人頭落地——所以「翹辮子」喻「死」意,惡毒得來傳神。
誰讓你在文明時代也留辮子媚主呢?自己曲身迎合,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