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間下海了- 鄧達智

是時間下海了- 鄧達智

有人話:123⋯⋯推倒海洋公園重建,變成香港政府建屋目標;公屋、居屋、私屋,三屋並立。因為三屋政策,天水圍私樓升極有限,跌得容易上升難。也因為三屋,插不下豪宅,再珍貴的地段從此在頭頂刻上平民、公共等標籤。

平民、公共等級別有啥問題?並「大同」二字同義,當然冇問題。對庫房收益便很大問題,營運香港一點不簡單;過去工業蓬勃,百業興旺,人人有工做,幾乎人人有樓上。後來轉型單向,工業拱手北上,從此香港少了幾根創意肋骨,單依靠財經、旅遊、物業及服務行業,猶如服食了軟骨散,動力消減;豪宅用地起碼換來更高應急錢。海洋公園一部份山上冇用地,大可建造優質住宅,藉此更優化南區。「更優化」南區的受益者並非一面倒豪宅住户,莫忘黃竹坑、香港仔、鴨脷洲、薄扶林一圈平民百姓及中產之多,比較南區富豪及超級富豪數量,99 vs 1;最終得益,還是回到普羅大眾身上。

海洋公園傳統設施都往山上跑,而非實至名歸下海往水中發展。面對大片海洋,園內活動跟海洋接不上軌,縱使盛智文時代名噪一時「哈囉喂」眾鬼齊出,既無水鬼,也沒水鬼殿或海龍皇宮。一度推出搞得有聲有色爵士樂演出,多家環球風格餐廳配合五星級酒店,本地原創的海洋公園絕對可以跟國際分店迪士尼樂園分庭抗禮,增強本港吸引力。

無需內地客對海洋公園生悶,另加疫情無情打擊,除非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破天荒改革,不然淪為外籍傭工週末免費遊樂場勢在必行!

劉鳴煒曾亦發言:點解所有遊戲與海無關呢?這點很重要,海洋公園為區內首間同類型樂園,一度氣勢如虹。可惜龜兔賽跑,設施建上山後,中途休息,沒再推出往海裏發展的新產品,無奈讓區內樂園後來者超越。細數,園區建設不少仍讓遊人驚喜過癮,保留及優化之餘,出世四十年後,下海的部份是時候部署建設。以色列的吸引在於歷史文化古蹟,在於上帝創造大自然景色資源,在於獨樹一幟吸引力強新穎建造;極南端,位於約旦與埃及西奈半島之間,紅海之濱Eilat,每次必來,就為建到海下面Underwater Observatory Marine Park,比香港海洋公園還要年長,配套也無香港的完善;就一樣:與海洋生態共存的深層吸引力,趣味永不磨滅。香港的海底未必媲美紅海,總算區內優質之選;事在人為,港府左又幾十億,右又幾十億,來一次舉一反三將億億聲「倒落」鹹水海,相信得回海洋公園未竟的宏圖,大展拳腳並非夢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