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監管政策指導一向是內銀盈利升跌以至派息關鍵,年初至今大行H股股價溫和向上,平均升逾一成,春江水暖反映「讓利」任務達標退場。本周起內銀股將陸續公佈年終業績,綜合證券界分析,按中銀保監會之前公佈推算,單計去年第四季,大型內銀盈利料按年彈升逾六成,全年計亦可望錄得低單位數增幅,整體上內銀板塊將回復到利潤正增長軌迹。
因當局未再訂出今年「讓利」指標,故券商指,今年內銀股可迎來「政策放鬆」的一年,前景被看好。
年初以來升幅最勁內銀股,首推獲「中國巴菲特」之稱、六四學生領袖之一李錄,旗下創立的對沖基金喜馬拉雅資本所掃入的郵儲行(1658),年內該行H股升達34.7%,上周五在港收報5.9元。本月初高盛發報告唱好內銀股,將郵儲行納入「確信買入名單」,目標價調升逾七成至9.32元,農行(1288)目標價亦被調高16%至4.46元。
富瑞集團中國金融業首席分析師陳姝瑾表示,參照銀保監對去年總體內銀的盈利推算,預期單計去年第四季,大行盈利平均按年彈升62%,整體內銀板塊的利潤可說已回復增長;富瑞首選的內銀股為農行。
另一證券研究主管亦說,去年末季大型內銀盈利可勁升六成,全年計亦有正增長約3%;普遍內地分析師均估計,今年內銀盈利仍然大升,故實際上「讓利」影響,主要衝擊銀行去年首兩季表現。去年首季大行盈利按年只微增2至5%,次季是重災區跌幅達23至27%,但已是全年底部利潤,第三季即回穩至僅跌2至4%。
有市場人士笑稱,若今年內銀盈利續顯著增長,一來一回計,何謂「讓利」及如何體現值得思考。
去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金融系統向各類型企業合理讓利,年內目標是1.5萬億元人民幣;不過今年3月初,銀保監主席郭樹清在兩會前新聞發佈會上,未再訂下今年讓利指標。
滙豐環球研究早前發報告稱,郭的言論無再提讓利目標,又預料市場及貸款利率回升,對內銀股皆屬正面訊號,加上當局將非銀行互聯網金融平台,置於與銀行統一監管標準下,利好資本實力較雄厚的銀行股。儘管今年度不良貸款處置可能持續增長,樓市相關風險仍顯著,但有關問題已放緩並正在改善,故今年內銀股可迎來「政策放鬆」的一年。滙豐看好工行(1398)、建行(939)及交行(3328),目標價分別為6.5元、8.1元及5.9元。
上周五揭內銀業績序幕的招行(3968),去年盈利為973.4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4.82%,每股股息1.253元人民幣,升幅4.4%,派息率則與前年一樣維持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