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海航集團進入破產重整,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日前裁定,海航的321家關聯公司需「合併重整」,亦即將上述公司的資產及負債合併處理再向債權人攤分,當中包括早前股價被大幅炒高的美蘭空港(357)股東。市場人士指逾300家公司合併整理屬近年非常罕見做法,有「買中」當中債券的港人債權人接受本報訪問,估計只獲賠投資額的5%,批評海南政府此舉或別有用心。
被海南省納入合併重整的300多家公司中,包括「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海口美蘭),為本港上市公司美蘭空港股東之一,美蘭空港持有資產包括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據內地發債財務文件,截至去年9月,海口美蘭總資產達518.94億元(人民幣.下同),總債務388.57億,按理有能力償還債項。
海口美蘭2016年9月發行規模2億美元的境外美元債,年利率5.25%。港人陳先生(化名)2019年7月,從二手市場買入該債券,金額20萬美元。他期望債券在同年9月到期時,可取回利息及本金約21.05萬美元。不過海口美蘭其後違約,並曾與債券持有人商討先還利息惟被拒絕。
據知部份債券持有人花近一年時間,聯合25%債券持有人,準備在香港法院控告海口美蘭欠款。惟海南省法院日前裁定海南關聯公司合併重整下、債主對債務已無決定權。陳表示,作為無抵押債劵的債權人,最壞打算是只能取回0.5%的投資,「即20萬美金投資,最後只拎返約1萬」。
他批評今次是「夾硬嚟」,因合併重整將資產質量差的公司混合好公司處理,結果前者債權人可較預期多獲賠償,後者如他獲得的賠償則較預期少,亦即被犧牲補貼前者。
陳稱,當初購買債券時,是看上美蘭國際機場這優質資產,現在面對損失感憤怒及無奈。他揣測今次合併重整動機,包括將美蘭國際機場及其他優質資產打包,再找友好的戰略投資者或國企接貨,另邊廂卻賠一個低賤價錢予所屬的債權人。他批評若海南政府此舉成功,日後其他地方政府處理有問題的國企和城投時,亦會照辦煮碗,令人對內地融資平台失信心。他又坦言,內地不同關連公司的關係錯綜複雜,不是個別投資者容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