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靠港鐵投傑志 南華掛靴圓夢

特稿:靠港鐵投傑志 南華掛靴圓夢

朱兆基最當打的幾年都在晨曦度過,其後在傑志找到第二春,甚至可說是球員生涯高峯,最終圓夢效力南華,踢到37歲完美掛靴。但原來朱兆基在30歲時差點心灰到掛靴,幸港鐵站偶遇朱志光,才有這個完美的球員生涯。

效力晨曦期間,朱兆基贏過很多冠軍,但感覺都要依賴外援,故在2009年,他效力晨曦七個球季後轉會,「想轉換環境、新風格。我覺得自己雖付出好多,但總覺得仍是依賴外援,我認為本土球員都好重要,所以想去其他球隊證明自己。」當時沙田新升班,任主教練的李偉文聯絡朱兆基,朱兆基二話不說就決定轉會到沙田。但好景不常,沙田在09/10球季於10隊中排第9,僅一季就重返乙組。當季沙田的華人班底相當不錯,除朱兆基和李偉文外,范俊業、沈國強、黃鎮宇及賴啟卓等都是港腳級,令朱兆基不禁問自己,「外援影響力真的那麼大?」

30歲欲勇退 偶遇朱志光

沙田那一季對朱兆基而言很震憾,加上當時已開始創業,心灰意冷下打算以30歲之齡掛靴,豈料在港鐵站遇到傑志總監朱志光,「他問我打算怎樣,我告訴他有掛靴念頭,怎料他反問我有否興趣踢傑志。」結果他們隔日再見面,傾談了15分鐘,朱兆基就加盟傑志,「本身我跟朱sir完全不同隊,完全沒瓜葛,加上所有球隊已埋班,我有認真想過退役,但整個轉會過程只用了三日,我第一天去練波,傑志球員亦有點驚訝,其實我當時連傑志有甚麼球員也不清楚。」。

技術型的朱兆基在傑志如魚得水,由掛靴邊緣到再創高峯,他效力傑志4季贏了3季聯賽,與林嘉緯和黃洋組成的中場線,踢法和分工的確有點像巴塞隆拿的恩尼斯達、沙維及布斯基斯,而且是全華人組成,「如果傑志早點帶這種踢法來香港就好。」傑志在2014年也踢過亞協盃4強,朱兆基當屆也是傑志亞協盃一員,但去到四強時已離隊,因為他想圓夢,但也令他留下遺憾。

原來朱兆基由出道起已想效力南華,「我小時候是南華球迷,偶像是山度士,我是學他踢波。」他在晨曦時有機會與偶像同隊,但仍想穿起南華會那件紅衫白袖球衣,結果在2014年出現機會,當時的南華主教練楊正光邀請朱兆基加盟,「所有事情都準備好,我已離開傑志,但最尾加盟失敗。」朱兆基因此首次退役,去甲組幫駿其爭升班。如果當時楊正光沒有找朱兆基,「我就留在傑志,未來如何我估不到。」

駿其升上港超,朱兆基以教練兼球員身份再戰港超,與梁志榮合作領軍贏盡口碑。不過,才開季不久,朱兆基向邀請他到駿其的朱偉霖表示離隊意願:「我跟他說過,半季左右就會離隊,那時我還未收到南華offer,怎料之後機會又來到。」朱兆基如願加盟南華,縱使當時南華死氣沉沉,但趕及在掛靴前圓夢。2017年足總盃決賽,南華雖然不敵傑志,但朱兆基成為最有價值球員,「圓了夢,在南華退役,穿南華球衣得獎,好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