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促限劏房起始租金 禁超越差餉租值150%

團體促限劏房起始租金 
禁超越差餉租值150%

【本報訊】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早前表明,本月底提交的報告不會建議規管起始租金。全港關注劏房平台認為若僅規管租金調整幅度,業主可趁簽訂新租約時大幅加租,令保障形同虛設,促請政府設立起始租金,並以單位差餉租值150%為上限,同時引入優先續租權。

平台召集人鄧寶山同意需訂立租金調整幅度,建議每次調整上限不應多過10%,並按通脹每兩年調整一次,若遇上通縮則應凍租處理。但他認為設起始租金及規管租金調整幅度,兩大訴求缺一不可,否則業主可趁簽訂新租約時大幅加租,建議以單位差餉租值150%為起始租金上限。

「只監管升幅明益業主」

平台認為依靠現行執法機關規管劏房屬天方夜譚,促政府成立獨立仲裁機制及加設專責部門,加強監管和處理所有租務管制事宜,又指現時輪候公屋時間長達五至六年,建議將優先續租權設定為「2+2+2」共六年,即兩年死約、兩年生約,再加上兩年優先續租權,給予更大彈性予基層,同時保障租客免受逼遷威嚇。

鄧強調租務管制並非新事物,設立旨在保障基層,「如果只係做啲唔做啲,會引來反效果」。他指疫情下基層深受打擊,部份私樓已凍租,但劏房租金卻不減反加,認為現時屬適當時機推行租務管制,重申若租務管制法例不全面將不「收貨」。

對於當局擬成立劏房資訊平台,成員賴建國擔心資訊平台最終只淪「搵屋網」,幫助不大。他說政府聲稱擔心業主或因租管先發制人趕走租客,但小組報告即將出爐,亦未見政府有行動去阻止。

成員陳穎彤表示已有業主表明屆時會再加租,若沒有租管則「變相益咗業主」。她表示,本港過去17年都沒有租管,條例一直向業主傾斜,造成劏房「越住越細越貴越離譜」,現時租管方案只是要求較健康的租務市場,盼小組不要再以私有產權為由拒推租務管制。

運房局早前書面回覆團體時,指要釐定一個業主及租客均可接受的計算方法非常困難,認為設立「起始租金」不太可行。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稱若租務管制法例不全面將不「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