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師遭受職場欺凌的事件無日無之。教協接獲求助,有小學資深教師及同校職員因不滿校長經常干預教師上課,撰寫親筆信向校監投訴,惟校監竟把兩宗投訴視作「意見」,更擅自將投訴信轉交校長,兩名事主事後疑因此遭校長針對。投訴人憶述遭遇時更引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墮樓教師林老師作例,「係咪因為我哋冇坐喺天台度,就冇人理呢啲土皇帝?」教協促教育局正視問題。
在一間小學任教多年的陳老師(化名)透露,校長管治手法令校內不少資深教師求去,例如常把正在上課的老師召出課室,處理非緊急行政工作。她去年下旬致函校監投訴,對方約見她了解事件後稱,指控不涉校長的財政混亂或專業失德,又聲稱只有家長等「街外人」才可投訴,故視其投訴為對校政的「意見」。
陳當下表明不同意,強調這是書面投訴。然而校監未獲她同意即把信件轉交校長,事後才發短訊通知她。陳此後感到被校長針對,例如在教師會議上,遭校長當眾奚落其工作表現。
其後一名校董兩度約見陳老師。她指對方首次會面時僅稱「閒話家常」,第二次會面時卻突稱旨在處理其投訴,並邀請校長列席,她憶述當時校長聲言沒看過投訴信,「但我明明見自己封信喺佢file度」。她對校監及校董處理投訴的手法感到失望,「係咪因為我哋冇坐喺天台度,就冇人理呢啲土皇帝?」
張小姐(化名)在同校任職文員時同樣向校監投訴校長不果,她現已離職。張去年入職初期曾協助上司更正一份給校長審批的文件,校長收到文件後突召見她,指有關文件錯漏百出,張表明文件並非由她撰寫,但校長未有理會,只重複問她是否覺得其上司犯錯。
張其後再因同一事件被校長兩次召見,每次長約一小時,形容如犯人般被盤問,「個感覺就好似只可以一直坐喺度走唔到。」校長更限她半天內重改長達120頁文件,聲言「校長做任何事情係唔需要向任何人交代!」
張小姐事後情緒飽受困擾,每次接到校長來電時更忍不住驚恐及痛哭。她今年初已辭職,現仍須接受心理輔導。張就事件向校監投訴,對方同樣指其投訴屬「意見」,已轉交副校長跟進,「副校長都係同校長滙報啫,即係我對校長嘅投訴,原來係交畀校長處理返。」
兩名投訴人均不願公開涉事學校及校長姓名,但已向教協求助,並於今年初聯署去信教育局要求跟進。教協向本報提供教育局覆函,局方在信中確認收到該校不當處理投訴校長個案的書面投訴,並要求事主提供更多資料以便調查。
教協副會長、前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涉事學校管理層涉違反《學校行政手冊》內多項指引,涉事校監聲言只有「街外人」才可向學校投訴的說法更站不住腳。手冊列明學校接獲投訴時,應保障投訴人身份,並指校董會應以校本形式訂立處理員工投訴的程序,如投訴對象為校長,須交校董會或其委任的委員會處理。
葉建源續指出,從近日資深幼稚園校長胡肖霞涉欺壓下屬醜聞、抑或教協早前的調查可見,學校教職員受到職場欺凌但投訴無門的情況無日無之。葉建源要求教育局按照死因庭就林老師墮樓案的建議,盡快改善教師投訴無門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