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期快過 不宜太悲觀

調整期快過 不宜太悲觀

【圖金者言】

今年1月25日專欄文章就提出了4月是今年首個關鍵月份。鑑於當時市場走勢尚算健康,回調提供了很好的短線買入點,而時間窗本身是預示變盤而已,因此推測4月是否為升浪頂部。然而進入2月之後市場頻頻出現危險訊號,馬上意識到頂部很快來臨,連續發文預警,模擬組合及時部署防守策略,幸得以持盈保泰,模擬組合至今保持有超過8%回報。由此可見,遠期預測必須結合市場的真實情形而調整,一定要聆聽市場聲音。任何頂部底部都有一個醞釀演變過程,絕不會一兩日轉勢。中期預測幫助認清了大方向,短期跟蹤則幫我們把握低風險入場點。

上期文章分析了當前市場調整出現後的應對策略,認為市場沒有出現流動性緊張,亦沒有系統性風險的苗頭,更多的是結構性調整,之前投機味甚重的科技股大幅調整,資金流向傳統行業中的「防禦價值型」股份。投資者要懂得趨吉避凶。

高息股表現穩健

過去兩周可見依然繼續符合預期中發展,高貝塔(Beta)的科技類股份大起大落,而高息類的價值股如銀行、地產、保險、公用、資源類等則表現穩健。美股更加明顯,道指標普創新高,納指尚處於調整。港股和中國A股相對弱勢,整體處於調整當中,分別只是在於強勢還是弱勢調整而已。

從市場寬度指標就可以印證這一點,3月8日各項寬度指標進入負區,反映市場可謂慘淡,其後指標有所企穩反彈但幅度大不如前,可見市場機會並不多。雖則市況不佳人所皆知,卻可從一些關鍵指標中觀察到市場細微變化。首先,大市成交量大幅下降,自本月初單日2,700億元樓上成交下跌至17天不到1,500億元成交,考慮到目前指數水位,交易活躍度實際上已回到去年12月調整的位置。

分析散戶最為關注的恒生科技股指數,則用ETF來代表該指數以分析量價關係,可見自1月19日該指數往上突破成交量急劇放大至2月26日跌穿,高位成交密集,目前累積大量蟹貨。一輪急跌後直到3月9日出現巨量成交才見底反彈,此處的巨大成交可視為好友投降離場,有實力的大戶趁機入貨。未來在低位的震盪、成交萎縮才可視為拋壓減少,自然容易反彈;最怕是大成交反彈,大量蟹貨將成為潛在沽盤攔截升勢,切記不宜追高。

相反該指數假如縮成交二次探底,只要不跌穿3月9日大成交底部,應當可以尋找撈底機會。按照科技股指數9100點樓上為頂部區域,作為反擊目標的話,買入的成本越低才越有足夠獲利空間。在完成頂部的蟹貨充份換手之前,再展升浪的機會並不大。

另一個關鍵指標,是時間周期。下行周期即將完結,未來有一段反轉向上;也就是說市場反彈在即,即使再跌亦離底部不遠。否極泰來,調整過後不用太過悲觀,短期將進入超跌反彈的時間區域。真正要警惕的,反而是反彈出現的短暫樂觀,留待之後再論。本期模擬組合暫不操作。

股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