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之外》:邪惡的鴨血 - 李碧華

《小說之外》:邪惡的鴨血 - 李碧華

還是最近才在香港紅火的,多了人在家煮食,市面上也湧現大量不同牌子的台灣鴨血即食料理,有附送冬粉、意寛粉的,可放湯或火鍋、拌麵……很方便。

在台灣,鴨血是常見小吃,很受歡迎。不過都是「邪惡」的麻辣湯底,不但麻、辣,還臭,若加了臭豆腐,更臭,這是「臭臭鍋」的必備食材,鴨血稱「紅豆腐」或「血豆腐」。

鴨血是一種不錯的排毒食物,人體灰塵污物的清道夫,好處有:養肝補血、排毒通便、病後調理,其血紅素鐵還可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由於含脂肪量低,營養價值高,所以也算「小補」,不能當主食。我們喜歡它的滑嫩Q靭口感——但若太過「彈牙」,可能裏面摻了膠類添加劑或化學物質,若非鮮買,也很難「望聞問切」,只打開包裝袋,各安天命。

大家也不免懷疑,統統是香濃麻辣的,不但嗆喉易上火,亦掩蓋了一切找不出真相,「邪惡」不止於味道。

所有動物血,都是「下欄嘢」,相比肉、骨、內臟……,屬次或三等,雖不致於廢物也不是垃圾,到底不能當上菜,現鴨血攀升到此地位,也很不錯了,還有滷水店中見到一磚一磚的鵝紅,也比一般動物血貴些。雞紅、豬紅就便宜了,因較常見易取。

取血過程簡單,動物被屠宰放血,放入乾淨容器中靜置10分鐘左右,會自動凝結,之後可加工製作。

自從我做research參觀過殺豬過程後,不吃豬紅——電擊屠宰,割喉放血,在池中收集,有牠們垂死掙扎的口水、眼淚、體液、大小便、毛……髒臭噁心,雖經過濾清理,總有陰影。還有,市面上有假豬紅,用血粉和化工原料做的,甚至仿製成鴨血以賣得高價……

所以,不再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