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經人】息升因好景 牛二或調整 - 羅家聰

【一名經人】息升因好景 牛二或調整 - 羅家聰

近期市場、坊間總將長債息飆升掛在嘴邊,謂股市要冧。不是從來都說長息升時,債錢是流到股市的嗎?何解忽然間反轉講,坊間又好似很受落?看看數據就知是不是。拿個闊點、具代表性的主板標指跟十年期債息比。長息去年8月見底後至年底在慢升,主要於0.6至0.9厘行;一過年就加快升了,由0.9扯到1.6厘,相當於加息近三次。

標指怎表現呢?去年8至11月是於3200至3600點橫行上落的,12月起爆升,1月至今雖有兩浪調整,但形態上是升的;至於去年8月中至11月初儘管也兩浪調整,但形態上怎也看不到趨升。長息急升主要見諸2月中旬的兩周(準確是11至25日),美股三大指數確自2月中起回調,但以標指計,幅度顯然不及去年6、9、10月三次。

既然長息升本質上利好股市,只是升得急、較罕見才有反應,那麼反應將是短暫,且下次未必再有。論水平,就在2020年前的八年間,長息的三個低位仍高達1.4厘。這八年間長息主要在1.5至3厘之間上落。論相對於通脹,目前通脹也1.3至1.7%,長息現水平僅跟通脹睇齊,即實質長息仍處零水平,無論用甚麼尺度講都不算離譜。

學理上講,利息是跨時間的價格,長息的現水平高於短息,或長息升得快過短息,代表未來的名義總量(如名義GDP)升,這意味不是價升就是量升。要知是否量升,須連同短息一齊看其長短息差,即所謂孳息曲線測前景。目前短息沒怎變僅長息急升,故可推斷量必受惠;當然價亦可升甚至升得更快,但目前通脹不高,快些問題不大。

至於有指美國長債被拋售、無人買,則也請看數據。十年期國債拍賣的投標覆蓋率(bid-to-cover ratio)近五年來都在2.2至2.7橫行上落,最新2.4,屬正常。至於三十年期的比率亦相若,現於2.3水平。

由此可見,長息升沒大不了,唯一要留意的是新興市場,尤其是美金債務纍纍的、經濟不好的。企業發的美金債會否出事,視乎其收益能否覆蓋發債成本。大陸是風眼,其違約可壞全球氣氛。

羅家聰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