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不相瞞,十分期待《入住凶宅請敲門》,但期待原因有點衰:好想睇中田秀夫有沒有能力拍一齣比《貞子:咒殺KOL》更悶的戲。結果證明,前年那齣《貞子》,依然穩守寶座。
撰文:月巴氏
中田秀夫,話晒拍過《午夜凶鈴》,改變了J-horror面貌,令J-horror席捲荷李活,對他,一定有期待;只是《貞子:咒殺KOL》實在太離譜,唔驚之餘,仲要懨悶,當戲中人努力扮驚,我邊打喊露邊憤怒。
《入住凶宅請敲門》在技巧上,跟《貞子:咒殺KOL》同一套路,離不開失驚無神將音效扭到最大聲,嚴重借助(效果欠佳的)CGI整色整水,分別是,《凶宅》有真人真事做依據,不似《貞子》純屬虛構——注意,說《凶宅》有真人真事做依據,並非說那些真人真事真的證明了塵世間有鬼(以及當事人真的撞鬼),而只是:故事的確根據一個人的凶宅生活經歷,改編加工而成。
那個人是松原田螺,曾出版《凶宅怪談:人可怕還是鬼可怕?》,交代自己入住不同凶宅的經過,這樣做,不是為了親近靈界,而是純粹搵食——曾經是搞笑藝人的他,因為半紅不黑,接不到job,2012年參與一個綜藝節目的特別企劃,入住凶宅,拍低凶宅生活,希望拍到一點靈異現象。結果誤打誤撞,這麼一個不紅的藝人,成為了著名凶宅藝人。人可怕定鬼可怕?事實證明,窮最可怕。
我不信有鬼,但極度熱愛看鬼片鬼故事,這本書出中文版時,即買即睇,問心,不恐怖,松原田螺亦沒有刻意將每一次凶宅生活寫成高潮迭起的鬼故事,更加沒有找來神棍現身說法,解釋某些狀甚超自然的現象,反而集中交代凶宅的間隔、特別的過去,以及當中發生過的非自然死亡事件——所謂「凶宅」,就是發生過枉死、自殺、兇案等事件,代表了這個本應供人生活的場所,變成了悲慘和不幸的空間,當世人只聚焦凶宅的「凶」,忽略了凶宅本身實際是不幸和悲慘的載體。
書裏有個特點,例必展示每個凶宅floor plan,除了讓讀者對間隔一目了然,松原田螺也試圖帶出一點:floor plan對將入住的人來說,象徵期盼,幻想將會有甚麼幸福生活在當中出現,但當變成凶宅,這些floor plan,就只傳遞恐怖。電影版保留了這一點,每當交代主角入住一間凶宅,便以凶宅floor plan間場。
電影版選了原著中四間凶宅去拍,但原著本身沒有太強故事性,中田秀夫便用龜梨和也演的主角山女魚,由未住凶宅到入住後走紅的經歷貫穿整齣戲,當日上台搞笑,台下班人唧到唔笑,如今靠嚇卻竟然有fans,人生荒謬莫過於此。至於齣戲恐唔恐怖?只能說,交代第二間凶宅那一part最恐怖,恐怖在將過去那宗真實弒母慘劇,重現眼前。是的,若不是人起了惡意殺人,便不會有所謂冤魂,也不會令住宅變凶宅——人,果然比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