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復康治療 重症者加快出院

武肺復康治療 重症者加快出院

【本報訊】九龍醫院去年7月起為武漢肺炎患者提供復康治療,加強病人訓練協助他們加快出院,紓緩急症醫院壓力。物理治療師表示,部份病人患上嚴重肺炎後出現肺部纖維化等後遺症,病人最差情況只能卧床,自理能力較差,經過相關治療訓練,不少病人的病情均有改善,「可以自己攞吓嘢食、飲吓水。」

訓練卧床患者自理能力

九龍醫院高級物理治療師徐英如表示,部份病人患上嚴重肺炎後出現肺部纖維化、氣喘等後遺症,特別是年長患者,大多為長期病患,更易有嚴重後遺症,因而需要胸肺復康物理治療等。相關治療分三方面,第一為橫膈膜吸呼法、肺部擴張的呼吸練習等呼吸運動,以紓緩患者氣促;第二為協調呼吸法,預備時要吸氣,做動作時呼氣,減低做動作時氣喘;第三則為姿位排痰法,透過身體擺放各個位置,以拍痰等方式將痰吐出。

去年7月起至今,九龍醫院接收40多名由伊利沙伯醫院及聯合醫院轉介的60至96歲武肺初癒病人,經分析,三分二病人接受治療後,住院不足一個月即能出院,三成病人甚至能夠恢復肺炎前的活動能力。徐表示,最差個案原先只能卧在病床上,「肺嘅情況較差,會影響佢活動的能力,瞓床瞓得耐,肌肉萎縮冇力。」惟經過治療後,不少卧床患者「可以自己攞吓嘢食、飲吓水。」

一級物理治療師陳華殷指出,大部份病人屬長期病患,做運動時需佩戴血氧計,監察心跳率等,出院後亦須繼續做各種肌肉鍛煉運動等。

71歲陳女士早前到美國探親,去年7月中回港後確診,8月底轉到九龍醫院接受復康治療。她指初期需「聞氧氣」,連落床去廁所也有困難,「嗰時好唔開心,整日喊,怕好唔返。」經過兩星期治療後,陳女士已毋須再使用助行架、氧氣,一個多月後即可出院。她稱回家後繼續做各種運動鍛煉,包括利用橡筋帶及配合協調呼吸法做拉筋動作,現時體能已較患病初期回復很多。